现代快报讯 (记者 杜雪迎 )2021年12月15日到12月3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江苏省委宣传部、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云聚金陵”的方式邀请了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和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者,共同探讨交流,让“老物”在改造与保护中焕发新的活力。
工业“锈带”华丽蝶变,园博园绽放新光彩
△江苏园博园
2021南京名城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和衷共济:共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特别对话在江苏园博园举办。来自全球的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和嘉宾通过“云连线”的方式,也认识了江苏园博园。在得知一年前它还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废弃矿山后,嘉宾们纷纷赞叹极美南京在“活化”工业遗产方面做出了样板。
一排排厂房“变身”成了园艺展馆、咖啡馆、动漫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的江苏园博园,实现了生态修复与工业遗存的结合,成为文旅融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IP,也是华东地区工业遗址改造的人文示范基地。
据悉,园博园本着“城市双修”的理念,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对原有的废弃水泥厂、矿坑等工业遗存进行保护利用,对城市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更新织补和景观再造。矿坑中营造云池梦谷,泥潭里建成时光艺谷,拉矿的火车变成了观光列车,残破的投料口变成了空中咖啡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原本开发过度的生态系统全面恢复成具有多层次生态系统的都市地景奇观。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这样开采了近百年的矿坑,曾经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打造成园博园一方面是工业遗迹保护利用,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过去环境被破坏的地方进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园博园总设计师——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陈薇看来,园博园修复的不只是地貌的伤痕,更是文化的记忆,精彩展现出江苏园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传承创新。
让“老面孔”焕发“新活力”,打造南京新地标
△江苏园博园今昔对比
谈起园区的“华丽转身”,江苏园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箬梅表示,园博园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采用了“能保则保、能用尽用”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工业遗存。
“在园博园经常有游客看见这些水泥厂生产设备后感叹那段岁月,可见工业遗产对于城市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园博园所做的就是让历史痕迹在被保护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汤箬梅说。
与园博园相似,“南京9424电影工园”是西善桥街道综合矿坑、老工业遗存等资源,探索梅钢转型破局的实践。南京西善桥街道影视文旅中心负责人郑磊告诉记者,到2023年梅山矿区将提前实现全面关停,地下500米的矿坑、逾5万平方米的老厂房和一大批老工业设备将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将打造成一片含电影工业园、展览馆在内的942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时,结合分布片区内的其他传统文化小品陈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等景观,完成以可看可赏可品为代表的实物文旅地标及文化营造。
南京老山东麓废弃矿坑“变身”生态酒店、幕府山白云石矿“变身”城北“绿肺”、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近年来,南京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多方动力,实现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开发建设“双赢”的局面。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充分挖掘利用工业遗产,打造时尚地标,打造独特文旅IP。陈薇和刘青昊都表示,让"老面孔"焕发"新活力",在保护好工业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深度挖掘其工业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新旧动能转化、历史文化教育、文旅等有机结合起来。
- 江苏
- 2021-12-17 19:09:32
- 江苏
- 2021-12-17 19:09:11
- 江苏
- 2021-12-17 18:57:52
- 江苏
- 2021-12-17 18: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