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每周一星——吴一桥

《黄海书苑》发刊词

盐城黄海湿地是世界潮间带湿地遗产之一,也是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申遗成功周年大庆之际,现代快报承续主流媒体一贯之执着担当,在广袤的盐阜大地上寻踪觅迹。以笔当歌、以墨传情,汇聚书艺精华,并以《黄海书苑》绘卷呈现。

黄海之滨,盐阜大地,其文化因子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孕育、生长,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条纵横南北数百里的范公堤,成了盐城横贯古今的文化地标,沿海边域、湿地名城浸透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化胸怀。千百年来,奔走于黄海之滨的文人墨客如群星灿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北宋名相范仲淹,南宋丞相陆秀夫,元末明初施耐庵,明代王艮、宋曹、柳敬亭,清代吴嘉纪,近代当代的胡乔木、乔冠华、戈公振、胡公石、曹文轩等文化名人,垒起一代代文化沃土,滋养着书画艺术的茂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书画艺术在盐阜大地上正迸发活力。书道中人休于业界的深宅大院,或隐于自娱的清净雅斋,虽高手而不见于外人道者众。“姜夔有意,古城雅集”。永和九年的会稽雅集一序成就千古名作,我们何妨效古人之雅范,将低调的实力诸贤邀集于“云上”,来一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无须登崇山峻岭,临曲水流觞。

从今天开始,《黄海书苑》将每周推送一位书法艺术家,介绍其书法成就,并邀请名家点评,深入立体全面呈现各位书家风貌。继之,栏目将与多种媒体、平台合作、互动,面向国内书坛,会聚更多书法名家,尽显翰墨风流。

率真简素,约之以礼,《黄海书苑》以书法的名义,以黄海的胸襟,在这里等着您!

2020年7月

专刊题额:言恭达

每周一星——吴一桥

吴一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

杭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一桥的书法

文/刘贤斌


一桥出生在教师世家,幼承庭训。在大学求学时,因其书法创作、组织方面的成绩被推为校学生书法学会会长。工作后,学校专门开设了书法课,吴一桥也因此成了一名书法专业教师。这种角色的换位,促使他对书法工作有了更多深层次的思考。教务之余,他发表了多篇书法理论研究文章,并应邀到各高校讲授书法。也许是作为教师,要面对不同个体的审美取向的缘故吧,他对各种流派都能接受并试图将这些加以适度地表现——这是“书法教师”的职业使然么!

欣赏吴一桥的书法,让我感悟到书家驾驭线条并使之鲜活律动的原本因素,除了肢体的挥运,的确需要太多“心力”的共振。吴一桥讲话匀缓,体态清癯,且偏于瘦削,俨然一副文弱书生模样。如果不是看到他的作品,了解到他书法创作的诸多“内因”,真的是很难把这充满激情、真力弥漫的行草书与他联系到一块的。

他兼擅多体,尤其喜欢行草,似乎希望通过这种更能表达情感的方式实现自我心性的宣泄,并达到类似于“直白”的境地。因此他的线条决不拖沓,而更显韧劲。他学王觉斯,得其气势;学米元章,取其“刷”笔的迅疾及其赋予线条的生动之态。对明清行草书的大量解读和参悟,他选择了颇似中国画中大写意的书法创作理念。因此他的作品首先能在“意”上给人以悦目的视觉感受。吴一桥书法中的这种意象之美,可以从他营造的黑白对比与线条的张弛盘带诸因素中读到。在黑白之间其墨色的过渡有时似柳暗花明,有时如峰回路转。线条内在的枯涩浓淡及粗细变化则似山路崎岖而生机盎然。长锋羊毫在他以快疾为基调的创作情境中,翻转自如,节奏明快。这是一个极易让人想到足球运动中“带球过人”的腾挪景象,仿如巴西球星的“桑巴”,美则美矣,往往还能射门得分。行草书创作中的绞结与绵延虽然能够见情见性,但亦是容易流于油滑低趣的地方。吴一桥对此能够成竹在胸。

一桥书法的章法构成似在“有序”与“无序”之间。纵势的跳跃,横向的穿插不主故常。同样以中国画构图意识去观照,在其不同的块面上呈现出多样的画面特征,其结字的跌宕起伏可以一览无余。作品中整体气息吴一桥似得益于吴缶老,而更趋于沙文若。从他溯流有序的行草路数来看,也似乎注定了他对墨色变化的青睐,这应该是与他书体风格协调和谐,并能延伸其审美追求的价值体现。

吴一桥的书作,我更愿意把她当作一幅画来欣赏,不是工笔,不是琐屑的涂抹。似徐文长的藤萝,似吴俊卿的枝蔓。是泼墨式的……因为吴一桥喜欢这样表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