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东京残奥会落幕。中国代表团以96金60银51铜的成绩收官,连续5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在这96枚金牌中,有19枚金牌的获得者来自江苏省邳州市,占到了全国残奥金牌总数的近20%。一座苏北地区的县级市,缘何成了“残奥会冠军之乡”?
8月25日,在东京残奥会比赛首日,邳州籍残奥健儿冯彦可夺得轮椅击剑佩剑B级男子个人金牌,为江苏军团斩获首金。紧接着,一个个喜讯接踵而至,女子佩剑个人A级金牌、女子举重50公斤级金牌、乒乓球男子团体MT3级金牌、乒乓球女子单打第1-2级别金牌……邳州籍健儿们一次次摘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顽强、坚韧,更向大家展示了拼搏超越的体育精神。
参加本届残奥会的15名邳州籍运动健儿中,有下肢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的冯彦可,有单腿拄拐在赛场拼杀的闫硕,有身体里留存钢板仍然不停挥拍的李倩……15人共获得19金2银1铜,他们呈现出一次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书写着残奥会历史的“神话”,也将邳州这座苏北县级市推向人们视野。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15名邳州籍残疾运动健儿中,有10人来自当地的“希望之家”。“这是残疾孩子们共同的家,也是他们点燃希望、追逐梦想的起点。”邳州市“希望之家”主任郭贞告诉记者,希望之家最初是由她的公公张辅世创办的。“我公公任邳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的时候,看到很多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因为站不起来,都是趴在地上,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负担。”郭贞说,公公一直惦记着要建一所康复机构,让这些孩子重新站起来。
“1993年我公公退休后,就开始奔走全国各地,为建立康复机构做各种筹备工作。”郭贞说,1995年12月,在邳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希望之家”建成了,残疾孩子们有了学习、生活、康复和技能训练的地方。当年,90名双下肢瘫痪的邳州孩子住进“希望之家”,“希望之家”不向他们收取一分钱。
郭贞说,他们请来了国外的专家给孩子们做手术康复,渐渐地,孩子们能拄拐站起来了,生活能自理了。“除了身体上的康复训练外,我们也注重孩子心理上的教育,让孩子们阳光起来,让他们知道,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我们不比正常孩子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为了让这里的残疾孩子增强体质,自2000年起,“希望之家”逐步开展轮椅乒乓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举重等体育项目,并聘请专业教练衡新带孩子们训练,鼓励孩子们“站起来、学文化、走出去”。
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残疾孩子们心里埋下了“自强不息”的种子,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重拾自信,坚韧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希望之家”的孩子们一举夺得9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来自“希望之家”的8名轮椅乒乓球运动员斩获12金,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2016年里约奥运会,11人夺得15枚金牌。
邳州军团在残奥会上的战绩,是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的回报,更是邳州人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精神风貌的体现。“没有翅膀,不代表不能飞翔。我们的‘希望之家’,愿可以带给残疾孩子们更多的希望。”郭贞说。 张晓培
- 大头条
- 2021-10-28 15:58:53
- 大头条
- 2021-10-28 15:54:48
- 大头条
- 2021-10-27 15:38:11
- 大头条
- 2021-09-29 15:04:49
- 大头条
- 2021-09-22 11: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