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胡小波 记者 严君臣)南通市通州区徐庄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8名,流出党员24名,流入党员33名。近年来,随着徐庄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外来务工党员日益增多,徐庄村党总支着眼破解流动党员动向掌握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的管理难题,以“联结、互动、关怀、引导”四步走,以勤换情,探索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径。
勤联结,摸实情,实现精准化动态管理。建立村党总支同园区企业、公安、人社等单位的联动工作机制,双向摸排流动党员。一方面,村党总支结合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走访企业,询问党员流动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公安、人社等单位对工作中发现的流动党员及时告知村党总支。今年以来,经各单位报送至徐庄村的流动党员共25名,走访企业发现流动党员8名。据徐庄村党总支书记徐志盘介绍,在其带队检查一家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时,一名技术员看着面生,交流中,发现该员工对党的政策比较熟悉,经了解,他是一名来自盐城的党员。
勤互动,怀热情,推动主动性学习教育。流入徐庄的党员一般都在企业工作,工学矛盾比较突出。为了更好地加强学习教育,徐庄村开设了“徐庄人”微信公众号、建立了徐庄先锋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政策事项等信息,创办了《徐庄人》月刊,针对当前全村33名流入党员,送报上门,并征求流动党员学习意愿与兴趣特点,优化学习素材。根据流动党员的建议,徐庄村设立了《徐庄人》流动党员专栏,集中刊载本村流动党员的学习心得、先进事迹等,不断鼓励流动党员加强学习,自我教育。同时,不定期利用周末时间,邀请流动党员到村参加教育活动,将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同步管理、同步教育。
勤关怀,养乡情,打造现实版第二故乡。流动党员有效融入徐庄,需要党组织的关心关爱,要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徐庄有温情、有温度,才能有效强化纽带联系,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去年5月份,伟业装饰招聘了一对安徽籍夫妇,孩子依靠爷爷奶奶留守老家上学。在徐庄的一次党员活动上,孩子父亲向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提出,能否请村里出面想想办法,将孩子转学到兴仁小学,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成长。徐志盘放下手头工作,积极联系镇教育部门负责人,一同到兴仁小学沟通转学问题,在多方协助下,如期转学。现在,一家三口均已在徐庄落户,党组织关系也转到了徐庄,徐庄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勤引导,燃激情,争当新时代先锋模范。一名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的旗帜。党员的日常言行与危难之前的表现就是党员形象的最好宣传。徐庄村经常有针对性地就村里的建设发展征求流动党员的意见建议,引导他们争当徐庄的“主人翁”。例如,工业园区内的一家上市企业思维福特,该企业总会计师张冠顺就是一名流动党员。平时,村里经常邀请他到村闲聊一些村里的发展规划,这些不经意的举动激发了他为村庄建设建言献策的热情,如园区垃圾如何收集、农村生活垃圾积分超市建设等,他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尽全力帮助村里实施。年初,在村党总支的号召下,他主动帮助村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到园区各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部分企业联系筹备防疫物资,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受到了村内企业主的一致点赞。
- 动态
- 2022-05-23 17:04:32
- 动态
- 2022-05-23 17:00:30
- 动态
- 2022-05-21 12:44:43
- 动态
- 2022-05-21 12: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