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南通 > 动态 > 正文
打通最后一公里,村里安排“专车”回收秸秆
五月下旬,位于南通市崇川区陈桥街道育爱村的千余亩油菜田进入收割时节。为有效消除秸秆焚烧和秸秆抛河的双隐患,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育爱村从细、从严抓好全域、全时段禁烧和禁抛工作,全力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飒 记者 严君臣)五月下旬,位于南通市崇川区陈桥街道育爱村的千余亩油菜田进入收割时节。为有效消除秸秆焚烧和秸秆抛河的双隐患,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育爱村从细、从严抓好全域、全时段禁烧和禁抛工作,全力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



“秸秆禁烧和秸秆禁抛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关乎蓝天、碧水和美丽乡村。我们的同志都是秸秆禁烧、禁抛宣传员,要站好 ‘先锋岗’。” 育爱村党总支书记张李军说道。育爱村的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人人都是宣传员,走进在田间地头,用乡亲们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筑牢秸秆“双禁”防火墙,守护碧水蓝天。


“油菜杆咱们千万不能烧、不能抛,只要大家都做到,天就蓝了、水就绿了……”党员志愿者杨美兰走进油菜收割现场,正在向农户宣传秸秆“双禁”。微网格员干劲十足,用条幅、乡村大喇叭的“土方法”在村里营造氛围,用微信群、朋友圈的“新时尚”做到一天多提醒,用讲百姓话的“接地气”走访发放告知书。通过广泛的宣传,老百姓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了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双禁”的强大合力。


同时,育爱村细化工作任务,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域划分为8个地段,实行全天候专人巡逻,巡查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查搜索与应急处置,确保做到全覆盖、全方位、无死角的管控。


要想从根本上破解秸秆禁烧和禁抛的难题,就要力推综合利用,解决秸秆出路,实现以禁促用、以用促禁,真正让农民得实惠、让环境受益。目前,育爱村设专运车辆4辆,将村里田间地头的秸秆统一运送到鼎顺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进行回收,实现秸秆粉碎压缩成燃料,打通了秸秆综合利用“最后一公里”,实现洁净空气、增加经济受益的“双丰收”。此外,育爱村对低保户和缺失劳动力的鳏寡空巢老人提供帮助,安排志愿者主动上门将秸秆运到路边,为横在田里的秸秆寻找新出路,为老百姓解决积在心头的烦心事。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