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疫线日志11】汗水湿透衣裳,看见患者露出笑容我觉得值得

现代快报讯 “看到病房里最初来的这一批患者,这几天脸上有笑容了,愿意和我们聊天了,我觉得流的汗水再多都是值得的。”7月27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手术室护师、第一批援汤山医疗队护理组长管翔翔,奔赴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支援。面对病区收治的第一批患者,他不仅为患者做治疗,还一直关注着大家的心理状态。


作者:管翔翔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手术室护师、第一批援汤山医疗队护理组长

 7月,暑热与疫情不期而遇。“和时间赛跑,并肩抗疫”的一声号令,让我义无反顾地冲上一线。从去年报名驰援武汉,后来进入医院的隔离病房,到今年支援江宁、鼓楼、江北……我作为一名有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沿。

7月27日,我作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第一批支援二院汤山分院的队员奔赴汤山。接受防控防护的培训后,7月30日,我们所在的病区开始收治第一批患者。我观察到,有些患者情绪低沉。我意识到,他们除了需要药物的治疗,更需要心理的安抚。


8月1日凌晨交接班,我和队友们一起进入病房,了解病区病人的病情。“25床新病人很不配合,需多观察。”前一班的战友说。我特意观察了这个患者,交完班后,我来到他身边询问情况。他情绪有些烦躁,执意要把吸氧管拿掉,不愿意被监护。为了缓解他的焦躁情绪,我先把吸氧管拿了下来,取下了夹在他手上的指脉氧。可能是因为我的这个举动,这名病人的情绪平稳了许多,我便尝试和他沟通。接着我问他:“你为什么不配合治疗呢?”他说:“这氧气吸着很难受,鼻子很痛,手指也很痛,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我很难受,哪里都很难受。”说着,他又烦躁起来,我耐心解释为什么要用高流量的吸氧,为什么要进行监护,还帮他做了体位调整,教他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一系列操作下来,他不再烦躁了。等我再给他戴上鼻导管、夹上指脉氧监护时,他没有拒绝,配合度也变高了。

每次夜班,我都会把所有的房间看一遍,把能关的灯都关掉,尽量让患者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医者常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防护服隔离了病毒,但是隔绝不了我们对患者的关爱,看到病房里最初来的这一批患者,这几天脸上有笑容了,愿意和我们聊天了,我觉得流的汗水再多都是值得。

通讯员 蔡逸秋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梅书华 整理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