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8日发布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数据显示,与“十三五”末相比,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提高了19.5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增加了7.5万亿元,资产总额增加了106.3万亿元,净资产增加了17.73万亿元,总体呈现总量更大、结构更优、动能更新、质量更高的态势。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折射出中国服务业企业的强劲韧性,更勾勒出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的清晰脉络。纵观榜单,四条发展主线尤为突出,共同构筑了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四维图景。
规模跃升,筑就发展“新台阶”。营业收入突破50万亿元、平均营收首破千亿、资产总额超404万亿元——这些数字标志着中国服务业企业正式迈入“量质齐升”的新阶段。规模的扩张不仅是市场主体的壮大,更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直观体现。它意味着服务业正在成为稳就业、促增长、保民生的重要支柱,为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注入更深厚的底气。
效益攀升,标注效率“新高度”。净利润增长6.71%,人均营收达328.1万元,人均净利润突破21.5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企业经营能力的整体提升,更揭示出中国服务业正从“规模红利”走向“效率红利”。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服务业正在实现从“大而不强”到“既大又强”的关键转变。
结构优化,注入新兴“新活力”。互联网及信息技术、金融、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达184家,比上年增加12家。新兴服务的崛起不仅是产业升级的结果,更是经济动能转换的风向标。它们以轻资产、高附加值、强辐射力的特点,重塑服务业的生态格局,为中国经济从“制造驱动”迈向“服务引领”提供关键支撑。
创新驱动,激活转型“新引擎”。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费用占比近半,平均研发强度达3.8%,商贸企业加速向“供应链+服务”转型——创新已成为服务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无论是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还是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都表明中国企业正以主动求变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纵观这张榜单,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不仅是一张成绩单,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提升的深刻变革。其背后,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正在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服务业将继续以其强劲的韧性和活力,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更坚实的支撑。(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