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面印有 “兴化战役胜利纪念 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 的旗帜,这是1945年苏中军区兴化特务一团在兴化战役中立下战功,被苏中军区授予“兴化部队”光荣称号的历史见证。
1945 年 8 月 28 号夜间,惊心动魄的兴化城攻坚战打响,兴化城水网密布、城墙坚固,且护城河桥头堡与沿河碉堡星罗棋布,强攻成为唯一的破城之法。战场上,战士们顶着密集的炮火,奋勇攀爬云梯,向城头发起冲击。守城的日伪军则挥舞着大刀、刺刀疯狂反扑,连续三天四夜的激烈厮杀,直至 9 月 1 日凌晨,战斗才宣告结束。
兴化市党史方志办主任、档案馆馆长冯鸿灿说,兴化战役的胜利意义重大。它不仅从日伪军手中解放了兴化城,拔掉了苏中地区一个“大钉子”,更使泰州、东台、兴化、高邮、盐城、宝应、淮南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巩固了苏中、苏北解放区。
兴化攻坚战中进行巷战的苏中军区部队
时光荏苒,昔日被授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称号的“兴化部队”,如今已经成为空军航空兵部队的拳头力量。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秦付江说:“我们时刻为打仗准备着,只要铃一响,大家都是跑起来,传承老一辈英勇顽强,坚决完成任务的精神,在我们身上绝对不能丢。”
在今年8月16号晚举行的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1个集体获得特别致敬,这就是“刘老庄连”。“刘老庄连”的前身是江苏丰县、沛县一带的游击队,1941年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
油画《浴血刘老庄》
1943年春,日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为掩护地方群众和兄弟部队安全转移,4连的82名战士,在淮安市的刘老庄与1600余名日伪军浴血奋战。最终,82人在刘老庄战斗中全部牺牲。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战斗结束后,在烈士壮举感召下,当地82名青年主动参军,被编入新四军第3师7旅,重新组建4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传承至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刘老庄连精神,也烙印在连队官兵心中,是官兵们赓续的忠魂血脉。
图为1943年“刘老庄连”重组时,刘老庄青年踊跃参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第82集团军某旅“刘老庄连”雷剑波:“以后的80多年里,总会有人从江苏淮安的刘老庄乡,一路追随到‘刘老庄连’参军入伍。这种简单而永恒的坚守,使‘刘老庄连’的精神血脉得以代代相传。”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缪鹏程 淮安台 任柯源 央视正午国防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