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昨晚8点播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实景课堂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八十载岁月奔流不息,十四年奋战浴血前行。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数字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统计,而是化作一面面战旗、一封封家书、一段段讲述,追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让青少年了解伟大抗战精神如何淬炼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舞台上,三面来自抗战英雄连队的战旗首次同台亮相,仿佛三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燃烧着历史的记忆与精神的传承。“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政治指导员栗新朝、“白刃格斗英雄连”政治指导员徐尤秀、“刘老庄连”政治指导员戴天骄现场讲述了动人故事,展现英雄连队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重现眼前,枪炮声、呐喊声、号角声交织成一曲悲壮的历史交响乐,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开学第一课》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超越了历史知识的单向传递,构建起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AI修复的救亡青年影像,让昔日青春与今日少年在数字光影中“相遇”;103岁的首批演唱者孟于与各地中小学生合唱团同台演绎《黄河大合唱》,使抗战的激昂旋律在青少年的胸膛继续奏响。这种对话,是历史记忆在当代青年生命中的“活化”与“内化”,让抽象的精神坐标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命力量。厚重的历史记忆、鲜活的青春故事、澎湃的奋斗精神,在这堂课中汇聚成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并告诉我们: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
昨日之奋斗铸就了今日之基石,今日之奋斗则孕育着明日之辉煌。开学第一课,是历史与青春的双向奔赴,是精神薪火在崭新时代的炽热传递。不做旁观者,不当徘徊者,将伟大抗战精神熔铸于今日之行动,以奋斗为笔,以时代为卷,才能在时间的画布上烙上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记。伟大抗战精神中那份不屈的骨气与韧劲、那份顽强的意志与信念,挺立起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人生风雨中搏击的精神脊梁,支撑他们在各种“新战场”上破浪前行。
强国复兴有我,青春当仁不让。历史不是尘封的过往,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基因;奋斗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让青春在实现梦想的奋斗中闪光,让生命在传承历史的使命中升华。因为亿万中国青少年知道:唯有铭记历史,才能让历史的价值永恒;唯有奋斗不休,才能让青春的意义不朽。(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