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加入金陵中学大家庭,让你的特长更特长!


拥有100多间高标准科学实验室和著名高校联合培养英才……一边上高中、一边上大学是百卅名校金陵中学的独特标签。现在,学有所长的优秀少年们,有机会提前加入金陵中学温暖的大家庭。南京市金陵中学学科、科技创新特长生报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金陵中学高一特长生代表分享自己的金中故事


 

金陵中学高二特长生代表欢迎学弟学妹加入金陵中学温暖的大家庭


在金陵中学,特长生的成长范式到底是何种模样?4名高二特长生和7名高一特长生分享了他们在金陵中学的成长故事。在金中辽阔的实验室里,在金中丰富的拔尖创新课程体系培养下,他们不仅让自己的特长变得更特长,还在特长之外获得多元发展,收获了成长的更多可能。

在金中,拔尖创新课程体系让特长更特长。金陵中学有着丰富的拔尖创新早期培养专项课程体系,包括: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五大学科类竞赛及其他各类竞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英才计划、珠峰计划等,国家“沃土计划”“脱颖计划”等。在此基础上,2025年学校将新开设“行健班”,强基起点、课程定制、联合师资,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特长变得更“特长”。

金中的100多间高标准科学实验室,给学生一个多元的舞台。重视实验一直是金陵中学的办学传统,早在汇文书院时期,学生就会在生物、化学、物理课上使用实验器材做相关实验。到今天,金陵中学的实验室配备早已非昔日可比,高大上的实验室、先进的设备,让同学们的特长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

2010年,南京大学和金陵中学合作建设“准博士培养站”,由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邢定钰院士担任院长。该项目依托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平台资源,每届邀请20余位教授与金陵中学高二年级(部分高一)学生结对牵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项目,并最终完成一篇科研论文。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培养了4届,200多名“准博士”,学生提交论文87篇。

2024年10月31日,第五期“准博士培养站”开班,来自金陵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41名同学正式拜师南京大学物理教授“天团”,开启科研之旅。2025年4月11日,第五期“准博士培养站”开题报告会在南大举行。

2024年11月5日,南京大学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全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零年级计划”合作全面启动。合作启动仪式上,作为首家与南京大学合作“零年级计划”的省内中学代表,学校党委书记孙小红与其他四位嘉宾上台按下掌印,共同为南京大学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全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零年级计划”合作开启新篇章。

2025年5月5日,在江心洲校区的特长生招生咨询会上,刚刚受聘为金陵中学科学副校长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坤,给大家分享了南大“零年级计划”先修课《大气风云》,这个系列课程此前已经在金中开设。

在上月公布的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第一批正式学员名单中,金陵中学共有9名同学入选,入选人数位列全省第三。学校被认定为“英才计划中学培养基地”,是全省唯一。很多人都知道金陵中学理科很强,但不知道金陵中学的文科课程也极具特色。事实上,早在2021年3月,金陵中学就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合作启动“经典导读”“文学创作”等人文学科零年级计划先修课程。过去四年中,徐兴无、董晓、王彬彬等多位大学知名教授连续7个学期组团走进金中,在中学讲台上点亮人文之光。

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表示,高中阶段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为此金陵中学提供了肥沃而广泛的课程。学校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提供丰富的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在这些肥沃而广泛的课程中,金中的学生得到了更为多元的成长。从人人参与到群星闪耀,金陵中学助力学生实现了特长之上的多元成长。

通讯员 顾健 曾亚莉 实习生 黄舒文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黄艳 袁永红/文 丁碧轩 王玉秋晨/摄 丁碧轩/后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