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举办的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活动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劳动者就业创业。从收集一批适合岗位到实施一套精准帮扶,从举办一系列专场招聘到推动一批政策落实,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行动,定能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就业、支持就业、促进就业”的浓厚氛围,更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脉搏,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持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从中央层面出台促就业“二十四条”,到十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再到集中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专项促就业活动,稳就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1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43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大盘保持稳定,为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就业稳,民生才有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有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充分”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高质量”就是进一步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其岗位、乐其职业。尤其是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越是承压前行,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冷暖、越需格外重视“头等大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抓住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工作的“牛鼻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稳就业提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才能为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长远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紧抓实抓好。必须认识到,推动就业帮扶真正暖到群众“心窝里”,既要顺应人民群众就业需求的新变化、也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既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开展全面摸排走访,组织联系沟通对接,建立重点帮扶对象清单,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制定分类式援助计划,加大对政策性岗位挖掘力度,鼓励动员用人单位设立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破解“有人没活干”与“有活没人干”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统筹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按规定兑现失业保险待遇,对不公平、不合理的就业歧视“露头就打”,努力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在就业道路上“一个都不少”“每个都要好”。
企业车间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招商引资干将步履不歇……日新月异的奋进中国,每天都在向前奔跑。放眼未来,随着经济回升向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稳就业”的积极因素持续积累,一以贯之夯实“民生之本”,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真情相助、多措并举,定能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吉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