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今天,我们如何铭记这段历史

凌厉的防空警报划过寂静寒冬,响彻南京上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7年前的今天,惨绝人寰的屠杀将风景秀丽的南京变作人间炼狱。今天,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如何铭记这段历史呢?看完下面的故事,你也许会有答案。

记忆传承

以青年之声扛起责任

今年10月,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正式上岗,其中就包括南京艺术学院“00后”学生蒋秉錞。作为新一代的记忆传承人,他从奶奶手上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用行动传递真相与记忆。

蒋秉錞的曾祖母陈桂香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当年,她的奶奶为保护年幼的陈桂香,惨死于日军枪托下。而陈桂香则通过跳江逃生侥幸生存下来。岁月流转,战争的创伤却永远刻在了记忆中。在需要更有力地证明真相时,陈桂香勇敢地站了出来,多次前往日本参加证言集会,向日本民众讲述她的经历。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集会吸引了众多日本人的关注,许多人甚至连续参加多场活动。

幸存者逐渐凋零,但侵略者的罪恶却不会随风飘散。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蒋秉錞正以年轻一代的方式履行他的使命。他通过向朋友和同学讲述历史,不断扩大关注南京大屠杀的人群。今年11月,他参加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与国内外人士一起重走安全区路线。

蒋秉錞计划将他所学的播音主持专业与历史传播相结合,带领同学们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讲解员,用声音和语言向更多人讲述这段历史。他还参与纪录片的拍摄,拜访幸存者,挖掘他们的故事,将这些历史以影视的形式传递给公众。

在众多年长的传承人中,年轻的蒋秉錞显得格外突出,他相信年轻一代有着独特的传播优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社交网络将记忆传递给同龄人,并进一步扩散至更广泛的范围,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量。

志愿服务

传递真相收获成长

11月的一个周末,秦志红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穿上“紫金草”马甲,认真地为国内外游客讲述起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为抗战老战士秦华礼的女儿,秦志红告诉记者,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这天,年迈的父亲都会早早起来,跟随国家公祭日的直播,对着电视机进行默哀。“父亲曾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电台台长,跟随刘伯承转战太行山区。我明白,父亲不仅是在悼念死难同胞,也是在怀念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英烈。”

2022年,已经退休的秦志红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志愿者,她决心追随父亲的脚步,用志愿服务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我希望通过我的志愿服务,告诉人们要记住这段历史,要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志愿工作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对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定。”秦志红告诉记者。

紫金草志愿者团队中,不仅有中老年志愿者,也有青少年力量。2019年9月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敏行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常年在纪念馆提供展陈讲解、文明引导、语言翻译等服务,为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传递和平理念默默奉献。

创新研究

深度挖掘、完整展现历史场景

南京大屠杀是民族的伤痛,传承这一历史记忆也是学术研究的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投身南京大屠杀研究。面对当时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他向记者回忆:“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行动在20世纪90年代更加猖獗,我当时就向我的导师请教,能否成立一个研究中心,推动相关研究。”张连红在导师张宪文教授支持下,于1998年创立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以史料搜集、整理与出版为手段,揭露大屠杀真相,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研究中心成立后,张连红了解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原金陵女子大学),有一位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在大屠杀期间担任此处的难民所所长。关于她的资料稀缺,仅在《拉贝日记》中被提及寥寥几笔。经过多方努力,张教授团队在几番周折下终于与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的斯茉利女士取得联系,获得了《魏特琳日记》(英文)的复制本。这本日记内容翔实,为大屠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场景。团队经过两年努力,将其翻译出版,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断减少,许多历史细节面临消失的危险。张连红牵头南京六大高校,开展对幸存者的抢救式口述史采访。他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高校师生对幸存者的大规模口述访谈,抢救了无数宝贵的个人记忆。几年内完成数千次访谈,张连红将这些口述内容编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幸存者口述》(六册)。

2010年,72卷4000多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出版,是目前世界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集。这套史料集凝聚着张连红与南京大学教授张宪文教授团队5年的心血。史料集的出版,有力回击了日本右翼势力,为中国在国际历史话语权的争夺中赢得了优势。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张连红向记者表示:“面对暴力,我们需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思考,如何预防和阻止类似暴行再次发生。”他坚信以学术的力量传承记忆,不仅是让历史不被忘记与不被否定,更是为了思考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愿景薪火相传。

参观寻访

致敬每一份和平向善的力量

“南京,我来了!”近日,捐出二战日军侵华罪证相册的美国小伙埃文·凯尔,开启首次中国之旅。此次中国行,让埃文·凯尔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友善,也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埃文·凯尔呈现真相的勇气。“我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这趟中国之旅温暖了我。谢谢你!”埃文说,那些对他说“谢谢”的中国人,让他坚定信念将相册交给中国。他希望捐出的相册能促进人们反思侵略暴行,也更加珍惜和平。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仅被镌刻在文献与影像之中,还深深地烙印在这座城市的建筑和居民的记忆中。在南京拉贝故居留言簿上,来自各地的参观者用文字抒发着内心的情感。国际友人简单的一句“love and peace”,道出了全球人民共同的心声;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们,以纯真的笔触写下对历史与灾难、保护芸芸众生之人的铭记。

市民叶先生在南京生活了六十年,多次参加南京大屠杀相关纪念活动。公祭日前夕,他又一次踏入拉贝故居,满是感慨:“拉贝保护市民的事迹应该被铭记,我要把这段历史好好讲给子孙听。”他久久凝视着展板,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

凝视历史深处,不是延续仇恨,而是拥抱和平。在参观者们每一次实地探访的脚步声中,历史静静回响,和平的种子悄然萌芽。

采写 | 王天越 詹乐怡 丁晨书 陈雅典 王宇萱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 | 邹举 樊玉立

本篇系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部校共建实践项目作品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品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