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对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新的标准不仅要求提高了防火阻燃性能,还防范非法改装行为,从技术根源上杜绝改装车,与此同时还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增加了北斗定位、实时通信功能。此外,为了提升产品实用性,将使用铅蓄电池的整车重量限值由55kg放宽至63kg,并且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不难看出正在征求意见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其修订的目的都是希望电动自行车从生产、销售、行驶等各个环节能确保电动自行车更安全,更可靠。
如何确保?除了修订的安全标准通过之后,需进行强力监管,不能让新的标准沦为“纸面标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修订”驾驶人的安全意识。
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不像机动车驾驶员需要经过相关安全、驾培等专业的训练、考试,可谓“上车”门槛极低,这就导致其行驶过程中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与措施也相对较弱,所以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也应该相应加强。
此外,消费者也应该从购买端开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能因为图便宜,或者仅关注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而购买一些资质不足、品控不佳的车辆。此外在购买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或电池配件的时候,也要尽量选择原厂和有资质的大厂配件,杜绝因使用一些不达标的小配件带来的大隐患。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修订,规范了行业市场,有助于减少因超速、改装等带来的安全隐患。但保障安全的关键还在驾驶者本人,视安全如泰山,依规购买,依法骑行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他人负责。在如今电动自行车普及率极高的情况下,驾驶人把速度降下来,把安全意识提上来,才是稳稳的幸福。(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