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寻鹿记︱内蒙古大青山:崇崇青山涧 呦呦麋鹿鸣

编者按: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指导,盐城市委网信办、新江苏传媒(中国江苏网)主办“鹿鸣呦呦·寻访生物多样性之美”网上主题宣传,即日起推出“寻鹿记”全媒体采访,将镜头聚焦麋鹿迁地保护种群,以脚步丈量麋鹿从濒临灭绝到种群蓬勃的奇迹历程。


八月的内蒙古大青山是浓郁而蓬勃的绿色。苍劲的油松挺拔而立,茂密的枝叶为鸟儿们投下片片阴凉。翠绿的蒙桑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着这独属于山谷间的惬意美好。

当视线聚焦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白石头沟管理站前,这浓郁而蓬勃的绿色又被一抹棕红色增添了几分灵动:成群的麋鹿或卧或立在浅水边,它们的尾巴左右甩动,时不时地在水面上激起朵朵水花。

相较于油松、蒙桑这些大青山的“原住民”,这群麋鹿还算得上是这里的“新成员”。

为了建立更多独立的麋鹿野生种群,2019年开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启动实施麋鹿种群扩散与扩大放归项目。2021年9月,来自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7只麋鹿正式“落户”大青山,于呼和浩特市白石头沟内放归。

一路北上的麋鹿,首先面临的就是气候差异。“山里的温度最低能到-30℃,它们在这的第一个冬天是我们最担心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白石头沟管理站资源保护股股长马海波说。起初,站里为麋鹿们特意搭建了暖棚,但麋鹿们从没去过那里。直到2022年4月,9头小麋鹿顺利出生,才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这说明我们白石头沟是适宜的栖息地,它们适应得很好。”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副局长刘佳文欣喜地说。

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而言,麋鹿安全度过第一个冬天仅仅是个开始,麋鹿的保护工作仍如同一片未知水域,需要保护区细致谨慎地摸着石头过河。

为了时刻掌握麋鹿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的动态和健康状况,保护区在麋鹿集中活动区域安放了红外相机,每天通过望远镜、相机、无人机实时观察麋鹿的活动及采食情况,并定期采集粪便及血样送往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进行监测分析。同时,保护区还为部分麋鹿佩戴了北斗卫星定位项圈,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麋鹿的活动轨迹。“今年起,我们陆续更换了第二代定位项圈,信号更稳定的同时,定位回传的频率也增加到了每小时一次,更利于我们精细化监管。”马海波介绍。

2022年,9只。2023年,7只。2024年,12只。三年来,生活在白石头沟的麋鹿连续顺利产仔,种群数量持续攀升到现在的51只。这些数字也成为了它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扎根的最直观体现。

在大青山这片广阔的绿地上,还有6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与麋鹿相伴。为了给野生动物营造更适宜的生境,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也同步启动了栖息地生态修复与治理相关工作,针对斑块状受损或退化的区域进行造林补植,目前新营造乔木林260亩,补播草种130亩。

麋鹿喜啃食,对植被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如何平衡生态修复需要与麋鹿采食所需?一次前往江苏大丰的参观学习给了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启发。“我们发现麋鹿集中生活的区域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但能看到桑树不断萌发出的新枝丫。”刘佳文介绍,为此,在造林补植过程中,呼市分局增加了乡土树种——蒙桑的种植,进一步给麋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提高生态修复能力。

大青山白石头沟沟壑众多,泉水全年不冻不断流,这也为麋鹿的种群分化提供了天然的条件。3年来,麋鹿的活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600多亩扩展到10000亩。“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增设水坝,扩大麋鹿等重点保护动物生活区的水域面积。同时开展路径修通工作,打通沟壑之间的活动路径,进一步促进种群分化和基因交流,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刘佳文说。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王心婷/文 郭凯伟/视频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