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 | 让好政策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明确,各地可根据实际,对企业引进的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比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执行同等引才补助津贴政策;对企业在聘的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分别比照专业技术人员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享受待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左右,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左右。技能人才缺少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工人收入不高、待遇不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40.8%的制造业企业职工月均工资在4000元以下,32.5%的制造业企业职工希望打通管理、技术与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

多年来,我省持续加强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通过举办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授予优秀选手“江苏技能状元”“江苏工匠”称号、给予重奖等办法,培育选拔技术技能人才,成功涌现出一批像“女焊神”孙景南这样的“大国工匠”。截至去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450万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30.2%。其中,高技能人才47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2.8%,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975人,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些地方“重学历、轻技能”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引才中,过分重视学历、轻视技能的现象仍较为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让产业工人的腰杆子“硬起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要让我省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满起来”,就要认真做到《决定》所要求的那样,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积极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政策;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开办职业技能教育,探索“互联网+”、“智能+”培训新形态,让职业的竞争力真正“强起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坚决“热起来”。同时,要建立健全技能评价机制。全面实施“新八级工”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力度,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企业、跨区域互通互认,激发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知识性、技能型、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柱,培养、打造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才能加快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期待有关各方大力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氛围,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造就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断夯实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