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远航,乘风破浪;黄海之滨,气象万千。
当下的盐城天时、地利、人和迎来发展机遇期。
这座红色之城,发展势头强劲、优势叠加,具有非常“6+1”比较优势,即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区域面积大的空间优势、集疏运体系完备的综合物流优势、“风光火气氢”一体发展的综合能源优势、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优势、乡贤资源丰富的人脉优势以及正全力打造的一流营商环境,展现出最为独特的魅力,吸引海内外嘉宾朋友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合伙人”。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万里共好。在盐城,携手遇见更加美好的未来。
向高攀登 向新发力 向前而行
时代浪潮,波澜壮阔
工业强市,百舸争流
盐城全力打造“5+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3条重点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攀登”、新兴产业“向新发力”、未来产业“向前而行”,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盐城制造”到“盐城创造”,再到“盐城智造”,盐城新型工业化发展全面起势——SK新能源、弗迪电池、立铠精密、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建成落地,新能源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动力和储能电池、晶硅光伏、不锈钢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三,工业经济迈上万亿新台阶。
传统产业是盐城的“老家底”。当前盐城市聚焦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分别制定焕新升级工作方案,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展老旧更新、产品提档、绿色转型、淘汰落后、布局优化五大行动,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推动企业节能降碳改造,补齐产品结构、技术水平、质量性能、品牌建设等方面短板,让传统产业 “老树发新芽”。
推进新兴产业培优育强,实施“5+2”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业一策”打通堵点、接通断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千亿级支柱产业,构建群链企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创新要素集聚、协作紧密高效、生态体系完善、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行动计划,积极布局氢能、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建立“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产业转化”发展路径,以先行试验、融合应用助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盐城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实现翻番,高企总数达2338家;立铠、富乐华、画你爱萌3家企业获评省独角兽企业,列苏北苏中首位,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逐梦蓝海 碳路未来 风光无限
千里海疆,潮涌海阔
风光名城,绿能之都
瞄准“双碳”目标,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盐城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新能源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江苏、江苏看盐城。”
作为能源绿色转型示范城市、践行“双碳”目标的先行区,盐城以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聚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先行先试低(零)碳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风光火气氢”“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一体化布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成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中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
“风光”资源,全球翘楚,盐城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云集了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华能、大唐、华润、中广核、国投电力、三峡新能源等“五大六小”所有新能源开发央企。截至目前,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450万千瓦,占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20.8%、全省第一,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超60%。
盐城是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构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集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知名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亨通海能、长风海洋、长安望江、金海新能源、上玻院等一大批零部件领军企业,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全国40%以上。
盐城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硅片产能53GW/年,光伏电池片产能73.2GW/年,光伏组件产能95.3GW/年。集聚天合、阿特斯、协鑫、润阳、通威、晶澳等光伏行业中国前10强企业8家,以及百佳、鹿山、小牛等一大批配套产业领军企业,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智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关键领域。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氢能和储能产业迎来重要风口期,盐城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加快布局制氢装备、绿氢运输、氢燃料电池和下游示范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沿海绿氢产业示范集群;加快建设多技术路线新型储能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应用集群。
建设低(零)碳产业园,是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
围绕“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盐城在全省先行先试低(零)碳产业园建设,3个低(零)碳产业园区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园区级试点。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完成“能—碳”双控平台架构,滨海港低(零)碳产业园建成智慧能碳管理平台一期,大丰港碳谷管理中心绿电绿证&碳交易中心已完成调试运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台经济开发区创成国家级绿色园区。
聚焦“双碳”目标、紧扣“低碳”发展、引领“零碳”未来,盐城扛起使命担当,全力打造世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国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沿海绿色氢能产业集群和长三角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加速向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产业规模2000亿元“2个2000”蓝海迈进。
扩大开放 互利共赢 拥抱世界
开放包容,海纳百川
共享机遇,合作共赢
盐城未来发展,潜力在沿海,出路在开放。
作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盐城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江苏沿海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耕韩国、发力欧日、拓展东南亚、盯住国内外资企业、专班开拓国际市场,盐城构建“11669”招商引资新体系,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组织投资促进活动超350场次,其中境外招商活动超100批次。“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增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18个,引进SK电池、金光、赛得利等一批优质外资项目。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苏北第一,实现进出口总值1452亿元,出口增长12.3%、全省第三。
加快优势产能海外布局,截至今年4月份,全市累计获批境外投资项目215个,民营企业作为项目投资主体的境外投资项目有163个,德龙、润阳、杰龙等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建成13家市级及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
积极推动企业通过展会拓市场、增订单、强合作,举办展会扶持政策宣讲会等活动,提升企业参展的积极性、针对性。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引导盐城市出口品牌企业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盐城市18家品牌企业被认定为2023-2025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着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877.9亿元、增长5.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六成;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42.9亿元、增长9%,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7.4%。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不久前,盐城港至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国际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首航。航线开辟后,盐城腹地货物可以直接出口到俄罗斯全境及东欧各国、中亚地区,极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目前,盐城拥有港口、机场等5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空港、海港、高铁、高速通达国内外大中城市,开通江苏省首条韩日全货机航线,开行中欧(亚)接续班列“盐城号”,公铁水联运、河海联运的集疏运体系为项目大进大出提供坚实支撑,“陆海空铁”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然形成。
呵护湿地 和谐共生 美美与共
水光潋滟,鹤舞鹿鸣
国际湿地、沿海绿城
盐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不仅是万物共生、万鸟翔集的湿地之城,更是人们惬意栖居的诗意家园。
这里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和里下河地区广袤的湖荡湿地,每年庞大的迁徙候鸟群跨越山海,来此停歇、换羽和越冬。2023年10月,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参观期间,一只丹顶鹤走在人群前,当起了向导,体态优雅、脚步从容,一直将纽森一行送到车门处。临别前,在同行者的提议下,纽森夫妇为这只可爱的丹顶鹤取了个名字——“加利福尼亚”。
为了守护这独一份的生态家底,盐城坚决扛起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责任,做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面绣”,加大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加强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3年9月25日至27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盐城成功举办,发布《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推出《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纲要》等论坛旗舰知识产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21家机构成为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
盐城积极实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推动东台条子泥、建湖九龙口、盐都大纵湖湿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恢复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条子泥、蟒蛇河入选全省最美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
盐城从一线海堤内的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区域进行微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并实行封闭管理,成功打造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条子泥720”,被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2023年,全市湿地保护率为49.4%,自然湿地保护率为63.9%。
鸟类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生态质量的指标性动物。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盐城市鸟类名录2.0》(2023),盐城市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3目73科442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4%,其中,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8种,包括一级保护野生鸟类2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鸟类34种,包括极危4种、濒危8种、易危22种。
抬头盐城蓝,四顾生态绿。盐城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23年,盐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4%,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全国前列。
众仙携手共登瀛,入画芳菲一望平。
黄海滩涂广袤壮丽,湖荡湿地绿意盎然,串场河畔桨声灯影,黄河故道古今辉映,盐城一路走来处处是景,一年四季皆可入画。202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8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3%,实现旅游总收入5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
风正海阔千帆竞,百尺竿头再攀登。
盐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四个三”工作布局,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勇毅前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实干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