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的八周年。八年来,从启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施行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到统筹陆海开放,长江干线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黄金水道,再到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沿岸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成就有目共睹。
今年,“新质生产力”一词“火”了。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牢牢占据热词“C位”,在今年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是位列首位,这也为横跨11个省市,养育了全国超过四成的人口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崭新的时代价值。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续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答卷,毫无疑问当继续以“绿”为笔。
如今的长江经济带,承载着超过全国四成的经济总量,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步入新征程,应将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其实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相反,要通过长江沿岸省市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重塑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放眼长江,一个又一个的“绿色蝶变”正在上演。上游,四川宜宾,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叫响了“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号;中游,湖北宜昌,3年内将长江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新兴产业及时“补缺进位”,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拔地而起;下游,江苏南京,“十里造船厂”蝶变“春江十里风光带”,经济的转型升级、生态的保护修复,在这里产生了叠加效应。
老产业“绿色转身”,新兴产业也要“多面开花”。要将加强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万里长江天际流,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活力迸发,长江的巨变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未来。保护好、发展好长江经济带,是责任,也是使命,保护长江生态,续写长江经济带“生态答卷”。(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