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推进“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三大领域优质产业资源聚集;苏州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工作意见,力争到2035年,未来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宁波印发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提出率先将宁波打造成为未来产业创新引领区、场景应用示范区、融合发展先行区……近段时间以来,多地纷纷出台发展未来产业相关文件,未来产业成为各地发力经济、谋划长远的重头戏。
未来产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是能够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被看作“三大任务”,也是江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虽然未来产业目前还处在培育孵化阶段,但其潜力巨大,在未来社会有望形成全球经济新的增长极并驱动经济社会变革式发展。可以说,发展未来产业已经成为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这不仅是我们对未来产业的描述,更展现了人们对未来产业前沿性、成长性、战略性等方面价值的综合认识和考量。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以深圳海洋产业为例,自2013年被当地列入未来产业以来,到2016年增加值达到382.83亿元,再到2018年升格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593.80亿元,增长14.5%。此外,未来产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还将深刻改变产业体系的底层技术逻辑、提升产业高级化程度,引领传统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未来产业是一场时不我待的“竞速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未来产业呈现更加明显的“先行者优势”与“后入者锁定”特征。先发者在技术、人才、知识产权、产品标准等方面率先突破后,往往会赢得显著的“身位优势”,后发者则可能“一步慢、步步慢”。在安徽合肥,针对类脑科学等国际科技前沿热点边布局边研究、边建设边产出,“沿途下蛋”摘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更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发展未来产业也是一场考验耐心的“马拉松”。由于未来产业具有孵化过程的不确定性、支撑技术的多迭代性,这决定了未来产业布局是一道不同于传统产业布局的“创新题”,需要“走一步、看三步”。现阶段,各地在布局未来产业时,纷纷从各自不同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出发,加以培养和孵化。例如,上海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这五大方向,前瞻布局了16个领域的未来产业;深圳的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扩张期,5至10年内有望实现倍数级增长,江苏提出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在未来产业发展中,江苏具有产业基础好、市场需求大的独特优势。要用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放大未来产业投资基金效应,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一体部署,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积极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