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让粮食“冻龄”!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首个“智慧粮库”将建成投产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港的粮食和物资储备物流中心项目现场,运输车辆来来往往,焊接声、切割声、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悉,该项目由清江浦区军粮供应站投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占地122亩,规划建筑面积60607平方米(计容面积82348.4平方米)。项目建筑主要包括10幢平房仓(其中5幢低温保温仓)及烘干房、检测中心、机械棚库、一站式服务中心等配套附属设施总仓容10万吨,日烘干能力240吨。

项目经理李建军介绍,项目于2021年1月动工,目前累计已完成投资1.3亿元,占全部工程投资1.6亿元的80%;检测中心、机械棚库、一站式服务中心、配电房等配套用房外墙真石漆及室内装修,以及1到5号仓室外管网及路面恢复、6到10号平房仓室内外饰面工程已基本完成;烘干房、制氮机房、配电房设备安装完成约90%,室外配套管网完成约20%,预计8月底竣工,9月底投产。

清江浦区发改委副主任丁红雨介绍说,项目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传感、识别、物联网等技术设备,与现有的储粮设施设备相集成,以数字化信息监测在库粮食质量和粮库的购销、储藏、管理等业务流程,实现单仓管理可追溯、粮库作业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建设现代化智慧粮库。

“比如仓储业务,我们从传统人工和纸质单据的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电子识别、自动信息录入、网络传输,实现业务数据电子化、作业单据无纸化、管理流程规范化。”丁红雨说,我们利用多合一智能综合粮情测控系统,逐步实现温度、湿度、气体、虫情等数据的自动采集,通过智能决策模型判断,实现通风、熏蒸、调温、氮气储粮等粮油仓储保管作业的智能化控制,让粮食长期处于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下,减少粮食“呼吸”,进入“休眠”状态,发挥“抗衰老”作用,实现“冻龄”,确保储粮品质。

此外,项目通过热敏传感、电子巡更、自动报警等技术手段,实现储备库安全保卫的自动化控制,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库区内的仓储设施等进行三维图示化建模,与储备库业务管理系统、远程监管系统、传感设备进行对接,实现储备库管理的可视化。

自项目开工以来,清江浦区发改委高度重视粮库项目建设,组成工作专班,全程督导项目建设施工,全力帮扶协调解决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整体推进有力有序。同时督促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施工防护,同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加强区域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确保辖区和周边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工程,将有效缓解现有粮库点多分散、仓容规模小和设施老旧等问题,对提升全区粮食储备水平、保障储备粮的质量安全、完善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后期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工作,尽早实现投产达效,同时结合黄码港水运物流吞吐量高、智慧物流港水路陆路转运效率高、粮食仓储储能高等综合优势,努力实现“安全储粮”向“智慧储粮”跃升,守好老百姓的“米袋子”。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聚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紧盯“依托黄码港,规划建设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存中心”目标任务,深度发挥黄码港综合优势和益海嘉里龙头效应,抓牢市海关进境粮食监管场地和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项目落地契机,围绕水运物流、粮油加工、预制食品、功能食品、食品检测等方向持续招大引强,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兴港”优质循环,全面做强“开放融合创新”的港产一体化食品产业园,为淮安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基地提供重要支撑。( 蒋童 张广天)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