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看视频
编者按: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五年来,这块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携手共进、同频共振,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生动表率。为立体展现长三角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取得的成绩,央广网江苏频道联合上海频道、安徽频道、宁波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同频共振长三角》,通过视频、图文、海报等形式,与您共同见证长三角五年之变!
央广网苏州8月15日消息 “现在生活方便的,拿着市民卡到上海看病直接就可以刷医保了。”年近五十岁的周三英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吴江东秋村人。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首条省际通道——元荡路正式通车后,当地居民往返上海变得更加便捷。“现在开车去虹桥机场接从昆明回来的女儿,只要半个小时就到了。到上海的农贸市场去买菜只要十几分钟。”
在另一边,家住上海静安区的老周已年过7旬。在苏州和上海轨道交通“双11号线”联通试乘的首日,老周起了个大早,专程赶来试乘。“我喜欢昆曲和评弹,基本每3个月就要到苏州来看一次演出。地铁通了,以后到苏州就更简单了。”
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苏浙沪三地在产业、民生、人才等各要素之间的流动也更加畅通。苏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紧盯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担当。
苏州助力区域一体化走进“江南时间”(央广网发 吴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吴越文化一脉,江南人缘相亲。苏州正凝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大合力,助力区域一体化走进“江南时间”。
一条“兄弟河”:以水为脉 共荣共生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水系众多,而苏州吴江更是拥有2663条河道,与上海、浙江有交界河湖50个。纵横交错的水网,沟通了两省一市居民们的生活,让吴江拥有了许多“水邻居”。
苏州吴江拥有2663条河道水系众多(央广网发 吴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这里和浙江自古就是地缘相近,语言相通,素有‘吴根越角’之称,两地人来往本来就很密切。”沈晓华是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同时他还是村级河长,负责日常巡查当地的11条河道。
然而,尽管居民之间来往密切,水域行政界线的划分,却导致各地从前在水域治理方面常常是“各扫门前雪”。
“用水葫芦举个例子吧。水葫芦是随水流动的,有时候上午在我们这个片区,下午可能就到浙江或者上海那边。所以大家谁都不愿意主动打捞,都希望它飘到对方那边。水葫芦繁殖快,一天翻一倍,时间长了就严重影响到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影响了水质。”
渐渐两地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2017年以来,吴江主动协同周边县市区,从联合打捞水葫芦开始探索,首创“联合河湖长制”,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有效解决了以往交界河湖治理执法难、管理责任不清等难点问题。
2021年7月江苏省首个村级联合河长制工作站在汾湖湾村成立,这标志着“联合河长制”从制度化建设、项目化治理向实体化运作转变,为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创新作出了有益探索。此外,沈晓华告诉记者,以联合河湖长制为契机,在多年的合作中苏浙两地各村之间的合作逐渐由“水面”走向了“岸上”,从单一的联合治水向党建、民生、交通、治安等全方位融合。“我们村连续好多年举办了‘端午系列糕点大赛’,也邀请其他省的村民们来参加比拼。多年的合作下来,我们周边几个村互相之间都很熟悉。”
创新实施联合河湖长制只是吴江积极创建长三角绿色生态示范区举措的一部分。近年来,吴江牢牢把握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的战略定位,彰显民营经济“领头羊”的优势,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轮船驶过太浦河上两省一市的行政交界处(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摄)
不仅是吴江,在昆山淀山湖镇永新村,河长蔡顺华也是联合河湖长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每个月至少有两次会和上海朱家角镇周荡村的河长一起巡河,我们永兴与周荡村是左右岸的邻居。”蔡顺华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两岸联合共治共管,解决了很多从前“三不管”地带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和上海、与苏州的水系几乎都是互相连通的。治理水环境还是需要大家一起联合起来。”
一张“创新券”:企业用券 智库接单
“我们申领到了50万元的科技创新券额度。我觉得这是针对创新型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没有很高的门槛。”时蕊花是创新型企业海顺新材的一名员工,曾参与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券的工作。她告诉记者当时申请科技创新券过程十分顺利,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平台上提交了相关材料后,很快就申请到了。
时蕊花所说的“科技创新券”,是苏浙沪皖四地为鼓励科技型企业共享长三角科创资源、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而推出的创新服务形式。试点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可以用电子券的形式,向长三角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购买服务。
海顺新材所在的吴江区率先在示范区内开展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工作。通过科技创新券,该企业目前已经成功与位于南京的江苏省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室取得合作,主要攻克“易揭粒子和粘接粒子的自主研发”这一课题。在从前,企业所需的这两种原材料都需要依靠进口,现如今历时一年,易揭粒子的研发项目已经基本完成,粘接粒子研发项目也已接近尾声。在不久的将来海顺新材的这两种原材料将不再依赖进口,实现原材料的“自给自足”。
时蕊花告诉记者,其实材料母粒的自主研发对于企业而言已经属于上游产业,长三角科技创新券为企业提供科创资源、减少创新成本,也为企业向上下游新领域的探索以及积极解决“卡脖子”问题带来了信心。
自2020年12月吴江发放了首张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起至2023年6月底,吴江区申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企业达到415家,发放科技创新券额度2.075亿元,创新券累计支持科技项目213项,使用创新券额度超过3500万元。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吴江的成功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帮助科技型企业减少创新成本,解决自身发展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的新路径。
“我们今天还有一组同事正在宁波港做运营维护。”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题。常务副院长郑四发告诉记者,目前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的成果在长三角地区有着广泛应用,除了宁波港码头的无人驾驶装卸货技术之外,研究院还与上海合作,协助上海整个城市的垃圾收集清运走向无人驾驶的自动化。
“清运垃圾车的自动驾驶,其中涉及定位、控制等相关的问题。由于需要在比较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运输,我们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攻克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在小范围投入应用了。”
沪苏浙三地间交通发达往来频繁,产业链互相融合互相联动。苏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区,更是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产业门类齐全,仅相城区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附近就有大大小小的汽车相关企业2000多家。作为长三角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地,苏州相城近年来将智能车联网作为重点新经济产业进行规模布局。这为智能汽车相关产业及相关科研院所的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
将创新资源“取于长三角,用于长三角”,当下苏州着力推进苏州实验室、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高端创新载体建设,强化产业对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实现与上海及周边地区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着力打造“1+1>2”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优势。
一座“新双桥”:连城连心 只此江南
江南之美,在南国芳春、在蒙蒙烟雨、也在水乡古镇。古镇见证源远流长的江南水乡文化,一个个充满市井气息的古镇是彰显“江南味、国际范、水乡韵、田园风”长三角文旅形象的闪亮名片。
苏州作为负责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是江南水乡古镇的聚集地,已有15个镇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苏州周庄、无锡惠山、嘉兴乌镇、上海浦东新区新场等15个古镇共同构成了江南水乡古镇的框架。近年来,苏州挖掘江南水乡文化特质,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文化,积极推动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充分展示古镇独特的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
周庄古镇江南水乡(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摄)
古镇之美离不开古桥。在吴越大地状若经纬的水网中,各式各样的江南桥联通着两岸居民的生活,也成为了江南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昆山周庄,有一座“双桥”曾因陈逸飞的画《故乡的记忆》而闻名。
近日,另一条新“双桥”在苏州人的朋友圈里频繁出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指出,要抓住上海与苏州轨道交通“双11号线”无缝衔接的有利契机,加快花桥国际商务区建设,支持优质项目布局花桥,让越来越多人不仅知道“上海有虹桥”,还知道“苏州有花桥”。
昆山花桥是苏州对接融入上海的桥头堡(央广网记者 郑楚豫摄)
昆山花桥是江苏省首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是苏州对接融入上海的桥头堡,正在加快建设虹桥北向副中心、沪苏对接桥头堡、数字经济实验区、国际青年创新城。“上海有虹桥、苏州有花桥”二桥美美与共,双桥生辉,是长三角一体化中重要的产业、科技、人才、金融等各种现代产业要素相通相融的重要节点地区和典范地区。肩负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发展等重要使命的新“双桥”以“桥”为纽带同心同向。
“花桥与虹桥之间是一种使命的共通,要做好产业共融、人才共享的文章,一场从地理相近到资源互通的融合裂变正在加速上演。”昆山市委党校副校长李金海表示,虹桥和花桥,天然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要素流通”,这也必将造就上海与苏州的人才共享、创新共赢、产业共生。
古今“双桥”相映生辉,在文化与经济上双向发力,共同打造江南新图景。
“苏州在长三角区域内承担着桥梁加枢纽的作用。在这样的位置上,苏州一方面在承接上海的外溢,一方面也在将自身的能量二次辐射,担当起将资源带给长三角更多地区的使命。”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东吴智库研究员屠立峰介绍说,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在市外有两个飞地,一个是在江苏宿迁,一个是在安徽滁州,这就是苏州“二次辐射”作用的体现。
当我们站在苏州,站在长三角原点,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江南地区因水系的共通带来区域间文化的认同,而文化的脉络又孕育了经济互联的基础。江南的基因,根植于青山绿水间,潜藏在水乡记忆里、也融入在吴侬软语中。吴越一水间,苏州“最江南”。
【一封来自苏州的声音明信片】
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8723725
点击声音明信片,聆听苏州的江南新语
监制:伏成镭
策划:栾永胜
记者:郑楚豫 王锡斐 王姝姝 庄滨滨
视频:刘健
配音:杨涵中 郑楚豫
制图:王雪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