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作者:唐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为我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立场和关键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布局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树立了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标杆。
以系统观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论述,全面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目标宗旨、主要内容、战略路径和制度安排,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要的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特别强调:“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这一铿锵有力的论断背后,是我们党持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新时代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上,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一盘棋”,才能协调多元主体的诉求和行动,更好应对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
以系统观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着眼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注重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全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深入探究并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打通生态环境治理“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实现生态优势到发展优势的高效转化。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有所遵循、有所节制,人与自然就会和谐发展,人类也会得到自然的馈赠和回报;相反,人类如果盲目自大、无视自然,破坏性、掠夺性地攫取自然资源,最终必然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发展历史上面临的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等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不协调、不适应、不平衡问题。要注重全方位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自然系统的联系,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重点聚焦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产品转化的机制和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地见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战略任务。未来,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解“九龙治水”难题。要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管理、使用有关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生态资源、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要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确保责任清晰、监管统一、执法严明、激励有效。要进一步构建智慧高效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系统,通过信息集中和共享落实管理责任,提高治理效能。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5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