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好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人、自然和社会和谐永续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必须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推进绿色发展,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过去五年,国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重污染天数下降超过五成,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10.6万、3.8万、3.3万平方公里……一个个亮眼的成就充分彰显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增强,绿色、生态、环保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底色。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进步令人欣喜,但绝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持在节能减排上做“减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加法”,要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清洁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财富和优势,要坚持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求发展。在“绿富同兴”上下功夫,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转化为“金山银山”,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生态“绿金”向发展“真金”的美丽蝶变。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绘就好绿水青山的“绿金”底色,做实做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真金”成色,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绿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