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出殷切期望。8年多来,江苏沿着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眼前的这款口罩,是运用膜材料技术制作的可重复使用口罩,即使经过10次以上的清洗,仍然能达到KN95的防疫标准。这项技术,正是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视察的项目迭代而来。当时,这项“全球首套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以低成本实现造纸废水零排放、全回用,成功破解了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的世界性难题。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邢卫红至今还记得,当她向总书记介绍这一技术项目时,总书记问得详细而深入。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邢卫红说:“当时汇报说这项技术与原来的排海计划相比,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习近平总书记对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水质等方面都做了一一地了解,并且鼓励我们多开展这样的科技攻关。”
总书记的话深深烙印在邢卫红的记忆里,指引着她和团队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发起“冲锋”。8年多来,邢卫红团队坚持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开发颠覆性技术,膜材料技术研发实力达到世界前列。团队还持续进行原创成果的二次开发,培育衍生了十多家高科技企业,将高性能膜材料应用在水资源、能源、环保、传统产业改造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邢卫红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将科技成果在数百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实现了经济效益应该超过50亿元,减排废水数亿吨,减排VOCs、PM2.5等污染物有近万吨。”
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厅入口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提出的“四个对接”格外引人注目:“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8年多来,省产研院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持做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拓荒者,特别是在全国首次提出“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行”专业研究所建设运营模式:科研团队既拥有研究所的运营权,还拥有成果所有权、转让权和收益权。这一模式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8年时间建设了72家研究所,累计转化科技成果6200多项,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给我们指示,要强化四个对接。特别是说要强化研发人员的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这句话,对我们如何引进人、如何评价人给了很大的一个指引,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我们用项目经理制从全球集聚人才,让我们的研究所的所长带领的团队作为大股东成立运营公司,来运营专业研究所,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们科技人员和研究所管理人员的内在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试验田”里结出的累累硕果,是江苏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动缩影。8年多来,江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建设了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锻造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算等一批“国之重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江苏还先后设立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创新策源地,着力推动优势技术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紧密衔接。如今的江苏,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左右、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