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马帅莎)随着中国空间站建成,未来国外宇航员是否会进驻中国空间站备受关注,考虑到空间站的操作设备是中文标注,他们的中文水平是一大关键。谈及国外宇航员学中文的兴趣如何,英国国家空间学院院长、英国国家航天中心主任阿努·欧嘉(Anu Ojha)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专访时表示,如果有机会参与中国空间站的国际飞行任务,宇航员们将非常感兴趣,而语言学习在语言培训支持下是可能实现的,并不是障碍。
此前,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曾在社交媒体上用中国古文感叹宇宙之美,引起网友热议。阿努·欧嘉说,他曾和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讨论过她与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参加的中国组织的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培训效果很好,两位宇航员都会说流利的中文。
目前中国空间站的工作语言是中文。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认为,国外宇航员进驻中国空间站,可能需要学习中文,这也是国际惯例。
他举例说,航天飞机退役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外国宇航员都需要乘坐俄罗斯“联盟”系列飞船到访国际空间站。这就要求其他国家的宇航员必须学习俄语。“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乘组之间进行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
历史上人类第一次太空握手,是在1975年阿波罗-联盟号任务中,在对接阶段,美国宇航员说俄语,苏联宇航员说英语,他们进行了非常顺畅的沟通。“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杨宇光说。
阿努·欧嘉认为,进行太空飞行能给人强大的驱动力。他认为如果有机会参与中国空间站的国际飞行任务,宇航员们将非常感兴趣,而语言学习在语言培训支持下是可能实现的。
阿努·欧嘉指出,作为中国的项目,中国空间站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合情合理。事实上,也有一些英语很好的中国航天员。可能参与中国空间站任务的国际宇航员都至少接受过基本水平的普通话培训,尤其是应急培训。
阿努·欧嘉并不认为语言是一种障碍,尤其对年轻一代而言,“我们现在的宇航员候选人年龄都在25岁到30岁出头。年轻一代的视野更加国际化,接触其他语言的经历也更多,这批候选人有能力应对语言挑战”。
国外宇航员进驻中国空间站还需满足哪些条件?杨宇光认为,中外航天合作的最重要目标是为人类科学技术作贡献。参与中国空间站科研活动的国外宇航员应对科学实验项目非常熟悉,能够在轨进行正确操作,处置非正常情况,甚至他们本人就是实验设计者或实验设备制造的参与者,这是最重要的条件。
他还指出,在航天领域,尤其是载人航天,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外航天员都必须进行充分的训练,包括超重耐力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