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前,各级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更离不开各类人才的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大展才华、大施所能显得尤为重要。人才集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各地要积极打好“引才牌”“育才牌”和“用才牌”,以寻“才”的诚意,让农村创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要积极培育各类本土人才,切实打造好乡村振兴人才“强磁场”,为乡村振兴积蓄了大量人才资源。要更加大胆地使用人才,让各类人才在使用过程中脱颖而出,让那些懂发展、会管理、善招商、能经营的各类乡村人才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大显身手,更好地带动当地产业兴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历史和实践证明,加快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当前,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良好的秩序,则很难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全面振兴的目标,而有效的乡村治理恰恰是建构良好秩序的源头活水。为此,各地要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攻坚,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完善基础设施,补齐短板,真正把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实施有效的乡村治理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今天当它恰逢乡村全面振兴这一重大任务时,则成了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因而,更加需要久久为功、走善治之路,为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涌现出更多“春天的故事”汇聚更多正能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需要我们真抓实干、主动作为。作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秉持强烈的实干精神和担当意识,从根本上破除“等靠要”思想,坚决克服决而不行、说而不做、抓而不实的消极懒惰,在群众“急难愁盼”上解难题、下真功,创造条件干,攻坚克难干,全力以赴干,将带头冲、领着干的实际行动化作强大的感召力。主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多到百姓家里走一走、坐一坐,多做为民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真心实意做尊重群众、亲近群众的“贴心人”、体察民情的“知情人”,以此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从而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