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道中华丨茶,为什么在唐代被各民族奉为公认的“国家级饮料”?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民众饮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汉,?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饮茶风俗从中国西南沿着长江向下游拓展,上演了一部“东游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已有饮茶之事,但还被视为一种不入流的鄙俗文化。然而入唐之后,风气为之一变,茶文化全面发展和成熟,饮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在全国快速普及。无论是汉族,还是边疆的少数民族,都将茶叶视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国家饮料”。

  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不由得感叹:“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甚至,历史学家争论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的一个理由是,在他的游记中并没有记载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和象征的茶叶。饮茶为何在唐代开始迅速传播?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为“饮茶”保驾护航

  1.唐朝是中央集权国家,保持了长时间统一,这为茶的传播创造了政治环境。可考的饮茶记载起自汉代,汉代之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争频繁,动乱不休。隋代实现统一,惜其命短。唐承隋制并发扬光大,通过出台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唐代的统治版图空前扩大,阻碍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交流的无形之墙被推倒了,唐朝长安成为亚洲的中心、世界的中心。长期统一统治局面,为饮茶之风的自由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唐代全盛时期疆域全图。(图片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2. 唐代经济发展与繁荣为茶叶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兵乱不断,生灵涂炭,物质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全方位停滞、甚至倒退。进入唐朝后,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物质生产有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在生存尚不暇之时,茶叶消费自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唐代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提升后,生活品质才会成为问题,茶的饮用才会成为可能。

  3.唐朝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政策,社会开放,为茶的传播创造了文化环境。李唐王朝一改以往严防华夷的政策,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玄宗朝李华云:“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在这种文化政策的带动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嘲笑南人饮茶习惯的现象不见于史册,相反,茶文化在北地逐渐盛行。



唐代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者 供图)

  4.饮茶的兴盛还与唐朝政府颁布的禁酒令有关。唐代人口增加以及战乱造成农民大批流亡、土地丧失,这使得唐中期以后的粮食特别匮乏,而造酒却需要消耗大批粮食。中唐以后,唐王朝多次颁布禁酒令,提高酒价,实施政府专卖。政府禁酒使得不少嗜酒的人转向饮茶,以茶代酒的现象频频出现,大大促进和普及了饮茶风尚。

  水利、交通与技术:唐代“饮茶”的基础设施

  1.唐代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气候温暖湿润,为茶叶的生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唐代重视水利事业的兴修,在北方开沟凿渠,在江南兴建和修复水利。安史之乱后,南方农田水利建设迅速发展,这些水利设施可以灌溉成千上万顷土地,覆盖了太湖流域、鄱阳湖附近、浙东等地区,而这些地区恰是重要的产茶区。另外,气候的变化也是引发茶叶种植发展的重要原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第二寒冷期约从公元初期持续到公元600年,第三温暖期为600年到1000年,我国气候在7世纪中期变得暖和。茶树有喜温、喜湿、喜酸、耐肥、耐荫的生态习性,气候转暖,随之而来的是降水充沛、光照充足,这极有利于茶树生长。气温升高,容易人困乏渴。唐以前,人们的饮料主要是酒、水、羹、汤,酒太浓烈、水淡而无味,羹过于浓稠,汤制作太复杂,这就迫切要求一种能够止渴生津的饮料出现,而茶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图片来源:《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唐代交通运输业发达,以大运河为基础形成漕运,以沿海港口为据点形成海运,驿馆制度改善了陆运交通状况,这为茶叶的北运提供了必备的运输条件。茶是一种经济作物,它的生长首先需要一定的光照、温度、土壤、气候等方面的条件。在唐朝的疆域内还有大量的地区不产茶,产不出好茶。唐代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开凿休整,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上交通网,这个网路覆盖了唐代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大运河将唐代的漕运事业推向了高度繁荣。《封氏闻见记》记述了茶叶运输的盛况:“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大量商人通过陆路和水路将江淮等地的茶叶向北地输入。



隋唐大运河形势图。(作者 供图)

  3.茶叶栽培技术取得突破,茶叶种植业发展迅猛,产量巨大,为茶叶大规模的消费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唐代,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被打破,经济作物的种植成为农民的新宠,而茶树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唐初,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寺院,中唐以后种植面积颇大的茶园开始出现,茶叶产量也直线飙升。天宝元年(742年),浮梁这一唐茶集散中心茶叶产量为“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茶叶的大规模生产为茶叶消费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饮茶之风的兴盛又刺激着茶叶的生产水平、制茶技术的进步和茶叶品质的提升。终唐一朝,其茶叶生产和饮茶之风始终处在这样一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之中。

  内开外掘:茶性、精神与推广大使

  1.茶的功效。唐人对茶药用的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众多医、药、经、史文献中都有论述,如苏敬《唐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孟诜《食疗本草》、孙思邈《千金要方》、陆羽《茶经》以及诗词歌赋和散文作品等。我国学者根据五百种左右的有关资料将其中有关茶叶医疗效用的内容总结成茶的传统功效二十四项: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通便,利水,治痢,祛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所列茶的功效,有些已经超出了医药的范围,属于保健的范畴了,如醒酒、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茶有如此众多的功效,可止渴生津,满足人们对味觉的需求,还能保持头脑清醒,长期饮用对人的身体有保健作用。并且在茶叶普及后,茶的价格并不昂贵,一般人都消费得起。茶自身的这些优点,是茶能够被人们接受并迅速传播的最根本性的原因。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图片来源:法门寺博物馆官网)



唐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唐鎏金团花银碢轴。(图片来源:法门寺博物馆官网)

  2.佛教和道教的引领饮茶之风。唐代佛教和道教盛行,佛教最重要的修行之一便是坐禅。坐禅很枯燥,容易昏昏入睡,难以达到求佛的目的。茶驱睡魔的功效有助于佛家修禅,于是茶在各名山大川的寺院中广泛种植,僧人饮茶之风极为盛行。僧人饮茶成风,民间奉佛者自然转相效仿。道家跟佛家不同,道家信奉神仙,讲求方术,重视养生,茶提神、解乏、保健的功效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可以说,佛教和道教在唐代被推广的同时,也带动了饮茶风气特别是北方饮茶风气的传播。

  3.陆羽的大力推广。陆羽之前,尽管南方饮茶已经比较普遍,北方也开始饮茶,但是人们对茶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不了解,对茶叶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没有系统的论述,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陆羽生于茶乡,长时间与茶打交道,掌握煎茶的技艺,与皎然等众多茶人颇有往来,他具备了写作一部关于茶叶的著作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茶经》“分其源,制其具,敎其造,设其器,命其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对我国乃至世界茶叶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4.文人的推崇宣扬与政府的宣导。茶能涤烦提神、醒脑益思,又能够愉悦精神、修身养性,特别是陆羽提升了茶的文化品位后,茶代表着高洁、脱俗,与文人们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正如诗僧皎然所言“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他们进行对弈、弹琴、赏竹、观景等活动时,总要一壶香茗相伴。在茶香的陪伴下,他们创作了大量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他们执社会文化活动之牛耳,他们借茶抒发一己情怀的同时,又提升了茶的文化内涵,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文人的嗜茶、赞茶之风,相互之间赠茶、谢茶、敬茶,引领着社会的新风尚,在这股新风的吹拂下,茶逐渐渗透到寻常百姓之家。

  文人之间的这股潮流自然会波及到皇室、王公贵族,他们对茶的需求也旺盛起来,皇帝提倡饮茶,热衷于茶事,还经常向大臣们分茶、赐茶,朝廷之中的饮茶之风也很兴盛。并且,他们一般都需要好茶,这在客观上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唐代名茶大量涌现。唐代宗开始(762年),为满足宫廷对名茶的需要,建立了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贡茶制度。宫廷对贡茶的需要及因此而设置的贡茶制,客观上刺激了茶叶的生产,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的传播与推广,并对兴起竞制佳品名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宋时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写作》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文化史,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茶史及茶文化论文、译作70余篇。出版《唐代茶史研究》等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和论著3部,参编教材2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日应对西方茶叶贸易质量规制的路径比较”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刘梦灵,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