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越海,让科研直通战场
■艾文波 张语桐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运璞
古城西安,空军军医大学校园里有了初冬的寒意。
清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教授罗二平与往常一样,准时从“崇德育才、精医胜战”雕塑前经过,步履匆匆。
走进低压舱实验室,罗二平继续展开某型装备可靠性验证,忙碌的灯光直到深夜才熄灭。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作为院校科研人员,我们既要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也要把脚步扎在一线部队,真正服务保障打赢。” 在该校组织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讨论中,罗二平由衷地说。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时间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了报告原文。关于“科技强军”“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罗二平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为战育人,科研报国。在该校,许多和罗二平一样的科研人员,数年如一日在科技强军征程上潜心耕耘,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漠戈壁、雪域高原、南疆海岛,在祖国大地写下精医胜战的生动实践。
伸手摸天,守护高原“心跳”
夜已深,高原某机场寒风刺骨。
飞行结束,罗二平带着学生返回驻地,仔细梳理当日塔台供氧保障数据。
“高原的苦,只有来过的人才知道。”20多年前,任教不久的罗二平在一次培训授课中,通过一位高原军医的介绍,第一次了解到高原战士的缺氧之苦,萌生了去高原看看的想法。不久,当得知学校将赴高原巡诊,他便抢着报了名。
罗二平来到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神仙湾哨所。亲眼看到战士们被刺骨寒风吹得干裂的嘴唇、脸上长久不散的“高原红”,听到他们冒雪巡逻因缺氧而倒下的故事,他心里跟针扎似的。
“再难也要把氧气送上去!”返校后,罗二平决定展开高原供氧攻关。彼时,该研究领域在我军几近空白,不少同事劝罗二平放弃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始终不为所动。
一次次提出设想验证、一次次查阅参考资料、一次次分析实验数据……罗二平的坚持感染了同事们,他的团队也逐渐从一个人发展成一群人。
几年后,只有水壶般大小、可连续工作10小时的单兵增氧呼吸器研制成功,罗二平特别有成就感,特别兴奋。
2010年玉树地震,各部队挺进高原灾区,随身携带的也有罗二平研制的单兵增氧呼吸器。这是该型装备首次大规模走向“战场”。怀着忐忑的心情,罗二平密切关注着一线反馈。
“设备没有电池,充电麻烦”“吸入鼻子的空气太冷”……每条来自官兵的意见罗二平都认真记录下来,逐一研究改进。
“科研的意义在于解决战斗力建设实际难题。”在罗二平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从单兵“供氧”到“制氧”的难关被攻克。相比传统制氧机,大小和重量仅为其五分之一、效率却是其5倍的便携式制氧机研制成功。然而,罗二平仍不满足,继续展开设备小型化研究,“我想让战士巡逻时背的‘氧气干粮’再轻一些。”
“时代在变,战争形态也在变,老一辈上高原靠精神,现在我们要让战士精神足‘氧气’更足,让高原的‘心跳’更有力!”20多年来,罗二平的足迹遍布高原部队,收集基层意见建议上千条,研制的各型高原缺氧防护军事卫生装备陆续在部队使用。
不久前,一个来自部队的电话让罗二平再度启程。这一次,他的攻关方向是让航空兵部队高原驻训进入“保健氧”时代。
虽已过花甲之年,但罗二平始终壮志满怀:“官兵们在等着我们。”
在罗二平看来,打通军事医学服务基层一线、服务备战打仗的关键“最后一公里”,答案不仅在实验室中。听着震耳欲聋的战机呼啸声,罗二平总感觉有种力量催着他再快一些,“那是战斗力的呼唤”。
追风逐日,助力战鹰奋飞
“战斗机空中爬升时的高载荷,会加大飞行员颈腰所承受的压力……”
航空兵某旅飞行准备室内,教授孙喜庆手持模型演绎着战斗机大仰角拉升,向飞行员进行颈腰防护健康宣教。
“只有和部队训练实际贴得越紧,才能找准科技服务战斗力的发力点。”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孙喜庆,是航空航天医学领域资深专家。
“当时航医专业研究的人少、方向也窄,很难找方向。”刚工作那会儿,孙喜庆所在的航医系属于“冷门”学科。孙喜庆至今记得,他的首个研究方向,是在下部队巡诊中找到的。
“孙医生,你帮我看看,我的腰不知怎么特别疼。”一次飞行结束后,一名飞行员来到孙喜庆面前。
“腰肌损伤这么严重。”孙喜庆发现,当时颈腰痛在飞行员群体中发生率较高,成为导致飞行员停飞的重要因素之一。
孙喜庆当即决定投入颈腰伤病研究。那些年,他每年都有几个月在飞行一线调研,几乎跑遍了西北机场。
“理念是最大的问题。”调研中,孙喜庆感到,部队对颈腰伤预防重视程度不够是伤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他查阅大量资料专门设计的一套飞行前热身动作,起初甚至被一些飞行员视为玩笑。从那之后,每当孙喜庆到部队调研,必先进行颈腰伤科普。“告诉飞行员为什么要防、怎么防,是解决颈腰伤难题的第一步。”孙喜庆说。
“现在战机更先进,高强度对抗载荷可能达到8个G以上,对颈腰压力极大。”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战机列装部队,孙喜庆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次,孙喜庆到某新型战机部队调研飞行员颈腰伤病情况。一场起落下来,脱掉面罩的飞行员脸上全是勒痕,贴身衣服被汗水完全打湿……
“实战化训练中的新情况就是指南针。”在孙喜庆牵头推动下,一场多学科多团队联合攻关迅速展开。5年间,孙喜庆带领团队深耕航医、骨科、心脑血管等多个学科领域,出国学习借鉴经验做法、反复进行动物离心机实验寻找颈腰伤病发生机制……一本本严密论证、通俗易懂的《颈腰伤病防治指南》被送到试点部队飞行员手中,各型专业训练器材配发一线。
大漠戈壁,某试训基地。战鹰归航后,飞行员习惯性地来到训练室进行颈腰功能训练,孙喜庆在一侧静静记录情况。试点推行期间,他和团队在部队一扎就是4个月。
“经评估,飞行员颈腰疼痛评分降低69%。”清晨,孙喜庆来到塔台飞行准备室,一则喜讯让他嘴角微微上扬。
不仅是颈腰伤病研究,研制前庭功能训练仪、破解飞行员空间定向障碍、开展航天医学保障……孙喜庆带领科研团队为战攀峰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与战鹰同在,永远追风逐日,将奋斗的科研足迹镌刻在空天战场上。”
倾心守护,撑起生命之伞
金秋十月,海军某旅热耐力检测室。
“检测达标!”擦了擦额上汗水,教授宁波根据心电监测设备对官兵们耐热性给出评估意见。结束一上午工作走出房间时,他已是汗流浃背。
近花甲之年的宁波从事热射病防护研究已有7年。在热耐力检测室内,每天他和同事们都要在40℃高温、40%高湿度环境下工作很长时间。
在别人眼中,热耐力检测室内“酷暑”难耐。然而,宁波却毫不在意。“官兵在热耐力检测室内既可进行热习服训练,又能对自身耐热性进行评估,是预防热射病最好的手段。”宁波说。
身为重症医学专家,宁波深知热射病的巨大危害,也深切感到为基层官兵普及热射病防护的重要性。
云南、福建、海南、河南……从那以后,宁波常年奔波在演训一线。走的部队越多,他研究热射病的心情愈发紧迫。他说:“有的部队对热射病危害知之甚少,在训练中出现特情也不会处置。”
“战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宁波不仅将热射病关键处置原则整理成宣传册、纸扇、海报,年复一年到基层部队开展预防宣教,还结合官兵建议研制了“背上就能走、展开就是担架式降温池”的热射病现场急救水浴降温转运担架背囊、现场急救快速诊断箱组等多款设备。
演训场是最好的“试金石”。2019年仲夏,宁波与同事一同跟训武警某特战旅“魔鬼周”训练。4名战士在高温、高强度负重训练中因过度劳累突发热射病症状,宁波第一时间应用设备进行抢救,成功让战士脱离了危险。
“随着从严从难成为实战化军事训练常态,我们既要保证训练高强度,也要保证训练高安全。”热射病应急处置成果初成,宁波又将目光放在热射病前移“预防”上。
“热耐力检测便是精准识别‘中暑高危人群’的最佳手段。”宁波坦言,试点单位刚开始热耐力检测时,不合格率高达70%~80%,然而配合针对性热习服训练后,全员合格率能够提升至100%。
这次再到一线,宁波和同事抓紧研制热耐力检测室建设标准。谈及热射病防治的未来,宁波满怀信心。
“研究战训中最紧迫的问题,是‘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应有之义。”前不久,宁波团队牵头研制的热射病预防及现场救治项目,作为全军训练伤防治突出成果之一入选“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
“保护官兵生命安全、让部队持续保持战斗力,是我们军队医疗工作者奋斗的意义所在。”望着室内的“滚滚热浪”,宁波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