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

柳映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助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凝练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它指导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全面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新征程。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两个闪光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的制度保障。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地方工作经验得出的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冲突问题的科学论断,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的形象表达。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写进报告。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当年9月,他对“两山”理念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经济与生态之间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同时要将生态保护作为前提,并且要善于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要求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此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说,在这十年间,“两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指导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部署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年修订的新《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长出牙齿”的环保基本法。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制定和修改了环境保护税法、生物安全法、森林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通过顶层设计加试点探索的方式,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8年新组建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等职责更加统一明确的部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包括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以及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国家倡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切实提升各方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等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生态文明的制度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编辑 王鹏)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