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喜迎二十大】江苏如东经开区:“精耕细作”三十年,泽惠民生暖民心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顺民心,厚民生。30年,在如东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卷轴上,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如东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加大民生投入,用民生工作的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一项项惠民举措接连出台。今天的如东经济开发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加红火。



办好民生实事,筑牢民生之基

每个月,老师们邀请拥有不同特长的家长来到班级,讲述各自擅长的话题。“有的家长会养花,就跟孩子们讲讲花草,有的家长会集邮,就讲讲邮票。”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张小琴说,得益于学校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双减”背景下“家长学校”的家校共育探索不断深入。

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由开发区管委会于2019年兴建,总投资1.58亿元,所有教学设施均按江苏省一类标准配置,创客中心、融合教室、微格教室、舞蹈教室、演播大厅、七彩剧场、智慧图书馆等场馆各具特色,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生态空间。“过去附近没有学校,现在学校和小区隔一条马路,走路5分钟就能到,接送孩子方便多了。”居民张磊告诉记者。

5分钟的路程,浓缩了如东经济开发区建区30年来爱民惠民的成长轨迹。1992年成立的如东经济开发区,现已成为如东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随着产城融合步伐加快,民生领域短板亟待补齐。办教育,投入数亿元大手笔新建经开区实验小学、经开区中心幼儿园等项目,每个学校均设置高标准的多功能室、图书阅览室等一流设施,有效缓解了周边常住居民、企业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保安居,在建成永新北苑南区的基础上,将永新北苑北区安置房列入民生项目清单,投资约5亿元开工建设10栋住宅楼,一栋社区服务中心,配套588套安置房……多年来,聚焦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等群众关心、忧心问题,一步一个脚印,项目化推进民生实事,筑牢民生之基。

在如东经济开发区丰收河支流,管护工人常态化清理岸坡的杂草以及水面的漂浮物,环境监管人员定期来采样监测。“明显感觉到河道越来越干净,生活更加舒心了。”居民张欣笑着说。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产品。筑牢民生之基,不仅需要即时的落地有声,也需要经年的力行不辍。一方面是更多企业的进驻,另一方面是让群众拥有更清澈的水、呼吸更新鲜空气的决心。30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将生态保护作为“国之大者”、民之所盼,如东经济开发区逐步推动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完成工业企业清污分流改造、黑臭河道整治,依托区“绿色云平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落实企业排口及断面点位数据动态管理,环境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怀抱于大,切近于小。“晚上下班经过这里,乌漆嘛黑看不清路,能不能把路灯建起来?”区内海河路位置相对偏僻,建成通车后一直没有安装路灯。在访民问需时,有群众提出这个问题。如东经济开发区迅速将该路段绿化、照明工程纳入民生实事清单,用时两个月新建路灯28盏,新增绿化面积约2.5万平方米,切实满足了周边居民的需求。



优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之需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如东经济开发区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发展养老事业,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2012年,如东经济开发区投入3500万元兴建颐养福利中心,形成了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无障碍活动等为一体的养老模式。

与“老有所养”一样,“病有所医”也是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如东经济开发区持续深化医改,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等问题,全力承接优质医疗资源,区内建有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如东县中医院,引入南通、上海高级专家。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升级,建设互通共享的医疗资源区域医共体,让群众就近便捷就医。此外,如东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民善康”慈善医疗互助工程,参与者在居民医保或职工医保报完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单次300元至3万元不等的二次补助,每年每人累计最高补助20万元,切实减轻群众大病住院医疗负担。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救助金30余万元。

服务多元,生活便捷,是百姓幸福感的直接源泉。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翁雪峰介绍说,近年来,如东经济开发区全力优化公共服务,全面建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区内近20个商业小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先后建成悦澜湾农贸市场、中小学校等重点生活配套项目和社区综合体。居民黄敬霞告诉记者,15分钟步行距离内,不仅能轻松获得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还能享用综合健身馆、文化大舞台、开发区法制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跟生活在城市也差不多。”

在社区,公共服务进一步落地生根,开发区振新社区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和”党建模式,不断丰富“1234”服务内涵,通过一个文明实践大广场,和美家庭、青青未来两个工作室,“给你提个醒”“永远记住他”和“我做新市民”三支志愿服务队,红色家园、暖心家园、文明家园、康乐家园四大家园,更好地服务居民。“常态化宣传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定期看望社区困难家庭、老党员、80岁以上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增进了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促进了邻里和睦,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明介绍。

为群众营造整洁安全的城市环境是如东经济开发区一直以来的目标。对标全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要求,实行全域网格化管护,常态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提升行动,集中力量对各类出租房、老旧住宅小区、人居密集区进行拉网式安全排查。建立健全物业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对全区建成生活小区物业的管控督查,及时协调处置纠纷矛盾,为各建成小区居民提供“挨得近、看得到、靠得住”的服务。

强化机制保障,厚植民生之本

在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车间,有很多年轻的身影。他们是参加如东经济开发区产学一体学徒培训计划的学生。通过与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办学,引进国际成功办学经验和教学模式,选拔优秀有志青年培养国内国际双认证的优秀技师人才。公司工会负责人丁爱春介绍,通过为部分岗位提供定向培养人才,包括焊接、车床、铣床等关键工序,持续输入专业人才。这些人员进入企业后能够直接胜任工作,满足企业的需求。

建区30年来,如东经济开发区始终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通过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事业就业岗位等途径,组织开展系列招聘活动,搭建人岗精准对接匹配平台,积极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近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126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28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6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80人次,发放就业补助专项资金385万元,促进就业创业形势持续稳定。

同时,如东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职工养老、医疗等5项保险应保尽保,实现了社会保险全覆盖。同时建立了以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专项救助为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让更多人享受民生红利。

30年,如东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高歌猛进。围绕发展战略,构建更优“阳光”征收体系,全力维护群众利益,通过一封信、征收通知、政策宣传册及入户宣传解释,深入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近5年来,共推进24个项目地块,征收633户居民户,85个非居民户,总计征收面积达119.9万平方米,所有被征收户均已安置到位。“我们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执行到底,营造了和谐征收、阳光征收的良好氛围。”如东经济开发区人大工委主任张小芳说。

以硬作风护航好机制。强化过程把控,有力保障“民生清单”落实到位。如东经济开发区树牢“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坚持精准“靶向”监督,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定期跟踪督办四期安置房北区等民生工程,既盯项目进度,又盯干部作风,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3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办结,2022年7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正有序高效推进,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一饮一啄,一枝一叶,30年来,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已然生动地写进了全区百姓心间。保障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如东经济开发区正擘画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崭新蓝图。

作者:陆昊陈斌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