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今年暑期,逐渐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为乡村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多新的消费场景。
“基础设施”搭桥 文娱消费“唱戏”
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岳村集村的乡村博物馆,每天都会有附近及周边的学生、游客到这里参观。上下两层的家庭小院内,100多年前的书籍、地契、织布机、花轿等老物件依次陈列,既让前来参观的学生和游客感到新奇,又让他们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第一实验小学学生 苏梦琪:在这里,我见到了许多之前没有见过的老物件,也了解了我们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乡村博物馆”形态脱胎于历代保留下来的宗祠、名居以及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村史馆”,同时后期又吸收国外乡村博物馆和家庭博物馆的建设经验,衍生出民俗博物馆、非遗展览馆、大遗址公园等多元形态。像这样的乡村博物馆已经覆盖浙江、福建、山东、河北等地,依托独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形成了“自驾线”“骑行线”“溪游线”“研学线”等多条特色线路,丰富了乡村文化消费市场。
这个暑假,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井楠村的乡村电影院迎来了第一个暑期档,一批与城市院线同步上映的动画电影,吸引了不少村里的家长和孩子。作为安徽省首家乡村电影院,井楠乡村影院采用标准化的放映与音响设备,与城市影院系统同步售票放映新上映的影片。去年9月30日,首部上映的电影就是与国内院线同步放映的《长津湖》。农村群众不出村,也可以在家门口看“大片”。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村民 王帮龙:(过去)在农村里,真正遇到这种好看的片子只有进城,在农村里是看不到的,现在这个环境多好,椅子、空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龙飞: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我们乡村文化的消费空间。把这些文化元素更好地展示给我们的游客,让大家能够记得住乡愁,能够找到文化的这些价值。
挖掘乡村特色文化 为乡村致富提供新动力
以文化为核心的非遗活化、文创开发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
在广袤的乡村市场,村民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才智来赋能乡村,为乡村致富提供了动力。
“白天扛锄头,晚上提笔头,门板作画板”是浙江省衢州市余东村一道特别的风景。800多人口的小村子,半数人会画画。房前屋后,一幅幅农民画绘出美丽生活,田边溪畔,一个个农民画家正在应景作画,人景相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农民画,让不少企业愿意掏出真金白银购买农民画作版权。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志刚家庭农场 刘志刚:原来我们(大米产品)都是用普通包装,进食堂、批发,价格基本上也就在两块多吧,农民画文创(的加入)对我们的大米身价提高很多。
目前,余东相关文创产品已经涵盖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100多个产品,并向商标、屏保壁纸、数字化货币等方面拓展,同时,以余东村为龙头,联合碗窑、碗东都等9个文化特色村,组建“文化做媒,村庄联动,抱团发展”。
画画得好,离不开好的笔。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的“齐笔”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毛笔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代表了一种书写文化。
广饶县积极将齐笔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还带领齐笔参加国内外的各类文化惠民消费活动,积极引导齐笔企业进行线上销售。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尤嘉嘉:目前,我们正组织相关齐笔企业参加第一批县级非遗工坊申报。申报成功后,将对符合条件的齐笔非遗工坊带头人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扶持。
截至目前,广饶齐笔已销往韩国、日本、新加坡、波兰、美国、塞尔维亚等国家。今年以来,广饶县齐笔销售量达到180万只,销售额3800万,占到全国齐笔消费市场的35%。
乡村小民宿 振兴大文章
作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典型代表之一,乡村民宿具有吸引人流,带动消费的作用,将初级农产品转变成旅游商品,逐步提升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展现乡村文化,提高乡民收入,促进当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
四合院内,老槐树下,随处可见精雕细琢的木桩座椅,处处体现着精雕细琢的“木匠风”,木质门楼看似简单,上面镶嵌的铁饰花纹却需繁复手艺。这家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民宿还没到周末,就已经满房了。
消费者 王先生:看到了这么多做木工的工具,我们看到了儿时的记忆。
已经年过七旬王富田是这家民宿的主人,老人家自20多岁拜师学习木工,几十年来打造过数不清的家具、装饰屋里屋外,大到梁柱,小到器具,手雕琢了器物,器物磨糙了手。
民宿主人 王富田:过去打家具全是靠这个,我就想我的手艺(能)传承下去。
传承在继续,创新也不停止。在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当地通过《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管理暂行办法》,招聘了一批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的70余位专家学者落户这里,为村里确立了“一村一名首席专家、一村一个发展规划”的路子,帮助每个村策划文化IP。在历经两年的筹备与打造后,在这个曾经的贫穷落后村庄上,打造出了威海市历史上第一个乡村美术馆。
如今,在大水泊镇,漫画村瓦屋庄、围棋村团山村、影视村客岭村等20多个特色乡村打造起来。首席专家还牵头或参与创办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先后打造起了朱家岭羊肚菌、口子村石磨面粉、河东乔家西洋参等特色产业村,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0多万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龙飞:乡村的振兴很多时候是依托产业振兴来实现的,通过这种特色的文化产业,更能够形成我们乡村消费的经济活力,从而能够带动我们的乡村就业,实现我们乡村经济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李超 王佳林 吴俊 张慧 山东台 徐现泽 河南台 周长琴 王俊力 东营台 徐振 威海台 滕飞 孙涛 丁卫强 濮阳台 王艳慧 南乐台 贾红敏 广饶台 聂义山 马丽娜)
责任编辑:闫俊
(编辑 蒋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