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切实做好抗旱工作

  湖南——

  统筹调度  打井开源

  本报记者  王云娜

  8月23日一大早,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渔街村村民李建纯来到田间,打开抗旱机电井的电源开关,清凉的井水从管道喷涌而出,经灌溉渠道流入他家的农田。“多亏了它,我家的农田没有受旱。”李建纯说。李建纯的农田位于汨罗江北岸,过去全靠提灌泵站提水灌溉。今年,因为汨罗江水位下降,泵站无法提水,附近120亩农田用水受到影响。

  该镇党委和政府经充分讨论,决定针对部分水源不足的村组,选取合适地点,采用打机电井的方式,引来地下水抗旱。李建纯用上的是新建的第一个抗旱机电井。

  “幸好有机电井,解了抗旱大焦虑。”屈子祠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吉华介绍,该镇新建抗旱机电井36处,4000余亩农田因此“解渴”。小机井派上大用场。8月以来,湖南共打机井2414口,每口井平均日供水量约为524立方米,保障12.59万亩农田灌溉。

  7月8日以来,湖南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发生了大范围、不同程度的干旱,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南密切关注高温发展态势,以保水为关键,以保收为目标,通过早蓄水、打机井、保供电等方式,统筹各类水源,努力实现“水源有保障、水质有保证”。

  今年雨季结束前,湖南省气象、水文部门预测,7月开始降雨将偏少。从6月中旬起,湖南省水利厅便开始调度水库蓄水。7月初降雨明显偏少时,湘江流域的欧阳海、双牌等水库,资江流域的柘溪水库基本蓄满水,成为如今宝贵的抗旱水源。

  旱情出现后,湖南系统调度水库为下游补水,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各级水利部门联合调度大中型水库,为70多个城镇、40多处大中型灌区累计补水24.8亿立方米,保障了2000多万人、1100多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需求。

  面对旱情,湖南省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抗旱救灾,引水、调水、提水、送水、节水、控水,促秋粮丰收,为群众解忧。目前,各项抗旱措施落实有力,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重庆——

  干群齐心  引水解急

  本报记者  蒋云龙

  7月以来,受高温天气影响,重庆遭遇严重旱情,截至8月16日,66条河流断流,25座水库干涸,213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31个区县遭受干旱灾害,累计88.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9.1万公顷。

  “村里本来就少水,连着大太阳,会不会生旱灾?”已在奉节县城定居多年的康乐镇朝阳村的老支书刘本发,给村里打去电话。

  “我们一直在抗旱,但再不下雨,这情况不乐观啊。”接到刘本发的电话,村支书张胜亮语带担忧。

  听到这话,刘本发马上动身回村。一到村里,就和村党支部一起,组织村民召开院坝会,商讨解决饮水问题。刘本发凭借多年的经验提议,以前阳北河有不错的水源,可以接管道引水,解燃眉之急。

  第二天一大早,新老支书加管水员3人跋山涉水到了下河湾,沿着整片山找了很久,记忆中的水源却不见踪影。当大家准备打道回府时,却听见山脚隐约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原来因为之前发生地质滑坡,水源被盖住了。3人来回挖了2个小时,乱石之下,一股碗口粗的水源映入眼帘……

  8月14日,村里劳动力全员出动引水。村民手提肩扛,将千余斤建筑材料沿着河道徒步2公里运送上去,然后再用锄头、钢钎等工具凿出水源并修建取水池。凿山取水、悬崖架管。经过10天的努力,潺潺的水流终于引进了朝阳村的饮水池。

  针对旱情导致的临时性缺水,重庆乡镇、村组干部加密监测,因地制宜采取打井取水、管网延伸、泵站提水、分区分时调水等方式予以保障,及时做好水源工程、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预计至8月底,全市水利工程蓄水20.74亿立方米,可供水14.92亿立方米。

  眼下,重庆还有许多党员干部像刘本发、张胜亮一样奋战在抗旱一线。璧山区、巫山县等地党员干部自觉发挥“抗旱突击队员”作用,全力打好饮水安全、抗旱保收“保卫战”。云阳县委深入各乡镇街道了解灾情,县委组织部划拨党费100万元用于帮助灾区党员群众抗旱救灾,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目前,重庆城乡供水总体有保障。

  四川——

  保障灌溉  全力抢收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李凯旋

  烈日当头,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施家镇稻田中,收割工作如火如荼。数台大型收割机轰鸣而过,饱满的稻谷收割下来,秸秆还入田中。

  近期,简阳市出现阶段性高温晴热天气,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偏少。7月1日至8月16日累计降水量为40.6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85%,不少农田出现了灌溉困难。

  “为减小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已经成熟的作物‘抢出来’。”施家镇党委书记李建华告诉记者,各村都在集合农机、人力,全力开展抢收工作,施家镇的中稻已抢收了30%。“现在镇里正在组织村民抓紧时间晾晒、入库,确保粮食归仓。”

  “别看抢收忙,保灌溉的工作也没耽误。”顺着李建华所指的方向,记者来到稻田旁的沟渠,清水正沿着渠道向下游奔流。“这是去年启动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提灌站将清水村水库的水提到山顶一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再通过渠道,送水到下游灌溉水稻等作物,受益面积能达到1800余亩。”李建华说。

  看到水,奔忙的人们心中也有了底气。简阳市利用现有农业水利设施,蓄、引、抽等多种方式并用抗旱保灌。周边的三岔、石盘、张家岩3座水库持续开闸放水,灌溉用水得到充分保障,目前市内约25万亩农田旱情得到缓解。同时,简阳市拨发专项补贴,保证全市3个中型提灌站、771座小型提灌站全力投入抗旱。

  旱情出现后,简阳市存在农业灌溉困难的村子积极组织抗旱自救,有1万多人参与其中。日头降了点,种植户都成洗了把脸,准备再干几小时。收完自家水稻,他就有更多精力为抗旱自救队帮忙。“运水车到处跑,抗旱设备、用电用油都有专门保障,大部分困难户都得到了帮助。”都成说。

  据了解,成都市已结合当前生产实际,组织技术小组分赴简阳市等旱情较重地区开展抗旱技术指导工作,尽量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目前,技术人员正在简阳包片落实引水保墒、提水补苗、降雨补苗、改种补种等技术指导工作,最大程度保证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用水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4日 04 版)

(编辑 蒋文嘉)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