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以创新引领布局现代产业、以生态为底探索绿色转型发展、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十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连上5个千亿台阶,正昂首阔步迈向“万亿之城”。
常州台记者 谭梦霞:敢想敢试,常州有梦想,更有实打实的产业。这里是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刚刚我试乘的理想车型至今已经累计交付了超过19万辆。
8月1日,第20万辆理想ONE在常州下线,创下国内造车新势力最快破20万辆下线的纪录。汽车采用自主研发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将国产新能源车续航能力提升到了1000公里以上。
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生产运营总监董海亮说:“我们刚刚投产的时候,一天只有二三十台的产量,整个工厂有三四百人。现在我们人数已经发展到4000多人,每天能做到600台。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其实更加得益于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布局。”
10年间,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领先发展,源于常州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2013年起,常州实施工业经济转型战略,将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集群化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布局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内的一批高端、高质、高新硬核产业集群。同时,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中以常州创新园、龙城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载体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创新动能。10年间,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理想等整车企业先后落子常州,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等总部型链主企业和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均在常州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
常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杨军说:“我们还推进常州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强与整车企业的协调互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30个关键环节整零合作,基本实现核心技术自助可控。”
新发展理念带来高质量发展成效。如今,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超1100亿元,产销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动力电池产能占到全国1/3;勇闯新材料无人区,石墨烯成为全球行业标杆;70多家机器人企业云集武进,打通了设计、研发、制造全链条,全国每4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是“常州造”……一个国际化“智造名城”形态初显。
这十年,常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在溧阳,一条乡间公路串联城乡,偏远山村迎来远方游客,特色文旅IP带动沿线10万多农民增收致富;在金坛,智慧农场、零碳渔场等走出农业现代化转型之路……一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画卷徐徐展开。
常州市民钱元浩说:“以前是臭水沟。现在通过改造,水也清了,这里还装了喷泉。”
常州市民殷俊说:“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常州的发展,我们的人才也汇聚到常州。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州人,我还是挺为常州感到自豪的。”
十年来,常州地区生产总值连上5个千亿台阶,从2012年不足4000亿,增长到8807亿元;主要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摘得“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人均GDP突破16万元,跻身全国十强,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追梦常州,正乘势而上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中轴、国际化智造名城,朝着“万亿之城”的梦想而奋进。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杨杨 谭梦霞 顾姝芸 伊宏辉 陈华兴 供片台/常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