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炎炎三伏天,是一种“烤”验。遥想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度夏的?今天,我们行走在扬州馆藏文物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消暑妙招、超脱意境。
除了各类日常消暑方式和器具,古人们还有其他消暑模式:或寄情山水,或书画怡情,或庭园雅集……这些都是古人避暑的最高境界,他们追求天人合一,希望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愉悦,最终达到淡泊宁静的超脱意境。
清·蓝地粉彩开光花鸟纹绣凳
消夏神器之绣凳纳凉
绣凳,又称坐墩、瓷凳、凉墩,多做鼓形,故又有鼓凳之称,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曾出土青釉小瓷凳。宋元时期亦有制作。明代嘉靖、万历两朝为瓷凳的盛兴期,以景德镇窑产量最大,主要品种有青花、法华、五彩、三彩等,清代亦有制作,还增加粉彩、单色釉等新品种,纹饰更趋精美,制作更加精巧。
绣凳,可谓古人又一消暑神器,且适合聚会之用。盛夏炎炎之际,邀三五好友相聚凉亭之中,无需凉席,只需坐于绣凳之上,加之荷风徐徐、清香阵阵,抑或赋诗饮酒,抑或品尝瓜果,抑或静心对弈,此时何愁暑意不消?其实,绣凳除了在古人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纳凉消夏的作用外,还是古代书画中的常见道具,成为文人士大夫和仕女们消夏的必备神器。
清·李墅《四相簪花图》
清李墅《四相簪花图》描绘了宋代四相簪花的典故,整个画面工笔淡彩,人物神情生动传神,四周垂柳翠竹、苍松碧草也点明了春末初夏的季节特征。图中左侧桌案旁,一官员背身而坐于绣凳之上,侧首右顾,与韩琦交流。由此可看出,绣凳是古人室外雅集的必备佳器。
除雅集聚会之外,绣凳也是古人静心对弈、消暑纳凉的神器,扬州画家郁桂岩就在其《桐荫对弈图》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场景。画面右侧绘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下置一长条案几,配有绣凳两只,两女子分立两边,一立一坐,静心对弈。从题识可以看出此为仲夏之月,尽管天气炎热,但两位仕女依然能够心无旁骛地对弈,既看出二人之专心致志,又可见桐荫和绣凳的消暑功能。
消夏神器之浸润翰墨
关于古人的高级消夏方式,我国收藏史上有非常有名的“四大消夏录”,即孙承泽(1592-1676)《庚子销夏记》八卷、高士奇(1645-1704)《江村销夏录》三卷、吴荣光(1773-1843)《辛丑消夏记》五卷、端方(1861-1911)《壬寅消夏录》四十卷(编者注:“消夏”亦曾写作“销夏”)。书中内容大都是对书画、碑帖的鉴赏和考证,杂录金石书画之事,均认为浸润书香墨海之中,便可消夏纳凉。
清·李育《轻舟采莲图》
清代的扬州人李育也通过书画作品,展现了当时的高级消夏方式。李育作有《小院回廊图》和《轻舟采莲图》,分别通过对庭院生活和湖上采莲的描绘,展现了他希望在书香墨海之中,寻求夏日清凉之意。
《小院回廊图》采用界画笔法,画面中部描绘了屋宇回廊迂回曲折,一长衫男子倚栏而立,似在欣赏夜景。近景回廊外,流水潺潺,草木苍翠。远景屋宇外山石玲珑剔透,树木繁茂,芭蕉成荫。整体笔法细腻,意境幽雅。题识中写道,“苹末清风四时凉,有心人立小回廊。才看月出云随起,只笑云忙月不忙。”此幅作品实现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即使身处酷暑之中,观者亦能有清风起、凉意生之感,心情为之大好。
与《小院回廊图》的幽静不同,《轻舟采莲图》则是一派波光潋滟、热闹非凡的场景,笔法也更加率意洒脱,充满朝气。画中荷塘莲叶点点,几叶轻舟穿梭其间,舟上采莲女子衣衫鲜艳,与一池碧荷相映成趣。水面礁石处绘垂柳一株,枝条婀娜,轻舞飞扬。整幅画面极富动感,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左上方的题识更是锦上添花,“柳外轻舠荡碧波,采莲如伴着香罗。今年花少儿当护,待得秋来结子多。”作品虽然描绘的季节是炎热的闰六月,却让观者心潮澎湃,虽有大汗淋漓之感,却得祛暑散热之妙,直呼快哉,快哉!
消夏神器之寄情山水
作为文人士大夫,寄情于山水之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唐人刘禹锡喜欢在亲水之处纳凉,曾有诗云,“千竿竹翠数莲红,水田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无独有偶,唐代的王维在长安城外的辋川建了一个消夏别业,还亲自画了一幅《辋川图》。
图中主画面亭台楼榭掩映于群山绿水之间,古朴端庄,山下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一派超尘悠然的意境,体现了王维在中国山水画中优美独特的“禅境”。此图一度成为后世文人画家争相临摹的典范之作。《辋川图》在宋代依然传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于盛夏之中,看了此幅作品,感慨道:“当此盛夏,对之凛凛如立风雪中。觉惠连所赋,犹未尽山林景耳。吁!一笔墨间,向得之而愈病,今得而清暑,善观者宜以神遇而不徒目视也!”观《辋川图》治病之事,竟一时传为美谈,流传千古,可见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隐身遁世以求纳凉消夏生活的无限向往。
清·李庆《仿仇英山水图》
清代的扬州画家李庆曾作一幅《仿仇英山水图》,虽为仿仇英作品,但我们依稀还能看到王维《辋川图》的影子。画面右侧屋舍与竹林错落间杂,布置得当,临水而立。水面上浮萍点点,轻舟数只。屋宇精致工整,其间人物休闲安适。竹叶细笔缜密,坡石轮廓清晰,以淡赭和花青敷染,层次丰富,疏密相间,笔法秀润,着色清丽,气韵生动,一派生机盎然、古雅清幽之态,加之题识“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等妙语佳句,形成点睛之笔,让人观此图时顿生凉意,畅快不已。
除此之外,唐玄宗时还建造过类似人工水帘洞的凉殿,用水车把水引到亭子顶上,然后倾斜而下,像瀑布一样在亭周形成清凉的水帘,酷暑时节亭内凉爽如秋。不过这是皇家待遇,对文人士大夫们来说,观瀑听泉、筑庐山间也是非常不错的消暑选择。清代的蔡嘉就曾仿宋代李公麟之笔意,作一幅《松下观泉图》,描绘了古人借观泉之方式,来表达内心超凡脱尘的追求。画面右侧绘坡石叠累,一株古松枝干虬劲盘曲,松下绘一高士倚石而坐,面对山石间蜿蜒流深的清泉,凝神静思,意境深远。此幅《松下观泉图》笔法秀劲,设色雅致,发思古之幽情,有超然出世之韵。
清·蔡嘉《松下观泉图》
如果说蔡嘉在图中表现得有些含蓄,那么扬州人李墅就在《仿唐六如山水》中把筑庐隐居、寄情山水的追求表现得更加直白了。此幅水墨山水,乃仿明代唐寅笔法而作。画面左侧山峦雄奇峭拔,树木间杂其中,山涧潺潺而下,汇入涓涓细流。半山腰处茅庐内,一高士临窗而坐,作观涧凝思状。整幅画面构图严谨,墨色灵活,层次分明,皴笔细密,意境清旷简约,反映了作者所追求的隐逸生活。
其实,很多古代书画作品都表现了古人这种亲近自然,静心研读,消暑度夏的快乐模式。他们希望能够超脱世外,遁入山水之间,实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既是古人怡情养性的独特方式,同时也是他们凝神静气、消暑纳凉的最高境界。综合来看,无论是隐世,还是入世,我们会发现,健康快乐、自然平和的心态,才是消夏之终极利器。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炎炎夏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宗苏琴 庄志军 撰稿
(扬州博物馆供图)
(编辑 范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