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漫评:耕好节粮减损“无形粮田”,书写新时代“粮”心答卷


1


风吹麦浪起,扑面穗生香。目前,我国夏粮主产区呈现一派丰收画卷,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小麦产量的新纪录。安徽省首次出现破900公斤的亩均单产;江苏省已累计入库小麦81.43亿斤,同比增加29.33亿斤;陕西省“渭麦9号”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601.6公斤……到处是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但要知道,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个环节中损耗问题依然严峻,餐桌上的浪费更是惊人,如何把饭碗抓得更牢,让每一粒粮食都能物尽其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书写好新时代的节粮减损答卷。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小麦机收进度显示,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2.94亿亩,进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夏粮丰收大局已定,从数据上来看形势大好,但我们仍然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因为现在仓廪殷实、餐桌丰盈,就好了伤疤忘了疼。粮食吃起来容易,种起来难。我们的祖辈或父辈都曾经历过缺衣少食的年代,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不能淡忘曾经有过的“饿肚子”岁月,“小米粒”牵动的是“大民生”,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们要时刻谨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相比于增产,节约粮食相当于开发“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在眼下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如果“三夏”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可以挽回25亿斤粮食,可满足超过890万人一年的口粮。粮食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瞄准粮食生产各个环节综合施策,让科技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走实节粮减损每一步,才能提升粮食品质和附加值,带动更多小农户融入高效集约的减损链条,更好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遏制消费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是节约粮食的关键一环。从国家层面上看,202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法律手段严惩食品浪费之风,让“节约粮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从社会角度来说,提倡勤俭节约的“光盘行动”在各地已然成为新风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一张张海报转变为切实行动,节约适度、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已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转变观念,放下面子,“光盘行动”才能长期行之有效,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约定、公序良俗。

一粒粒粮食,饱含着辛勤劳作的滴滴汗水。让我们吃好每一顿饭,善待每一粒粮,在思想、行为和习惯上节粮减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曹旻 图/葛丹丹)

(编辑  苏湘洋)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