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苏”写美好新答卷

 

每年扶持大学生创业不少于3万人,举办网上招聘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省政府办公厅6月17日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2项具体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6月19日中国江苏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幸福期望,关系到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助力毕业生奔向“诗与远方”,确保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 “基本盘”稳定。

服务全方位,优化就业“软环境”。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就业服务既是“软环境”,也是“硬支撑”。需要持续抓好优化就业服务这个关键“引擎”,牵住服务这个“牛鼻子”。既要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化就业服务机构积极性,着力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便利性,提升就业跟踪保障“含金量”;又要打通毕业生就业环节的“堵点”“痛点”“难点”, 开展万企进校、精准帮扶、访企拓岗、就业指导等专项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就业机会,从而不断调动毕业生广就业、宽就业意愿。

丰富“工具箱”,扩大就业“蓄水池”。就业是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谱写了一曲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就业赞歌: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亿万百姓有了赖以谋生的“饭碗”,生活越来越甜美。这一切源于就业政策的支撑。受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保就业”任务艰巨。高校毕业生,既是就业的新生力量,也是人力资源的宝贵财富。要实现稳就业,就要政策给力、多方合力。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打好花式“组合拳”,强化社保、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联动协同,使就业扶持政策行之有效、持续发力,稳住市场主体,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通过“挖潜”增加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让就业这一“民生之本”扎得更深、立得更稳。

释放 “新红利”,打通就业新赛道。就业不仅是被动的选择岗位,创新创业新赛道也是重要选项。尤其是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高校毕业生利用自身的技术技能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走好创业创新之路,兴起创业之风,不仅为高质量发展加油赋能,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一招。一方面,要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提供咨询辅导、跟踪扶持、成果转化等“一条龙”服务;一方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不断强化创业创新的“领头雁”作用,扩大就业“基本盘”。 同时,支持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观念,关注市场变化,调整就业预期,在更多新的行业和新的岗位灵活就业。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就业是最大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只要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聚起磅礴合力,以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就能助力走出校门的青年人“雄鹰振翅凌空飞,天高地阔任我翔”,在不同的人生赛道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奔向人生的 “诗与远方”。(一鸣)

(编辑  苏湘洋)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