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部分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对提供岗位吸纳就业不利,部分大学生就业意愿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大学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增大,“稳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稳岗的同时要拓岗。保护市场主体稳住岗位就业能赢未来。稳岗首要是援企,推进企业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落实退税降费等政策措施,高效加快复工达产。尤其要突出实施个性化助企纾困解难,持续加强对特困行业的支持,对稳定和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就业补助,避免招录高校毕业生企业出现“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要失业”的问题。与此同时,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向好的趋势不变,“水深载大舟,船稳不惧风”,坚定信心,激发活力,扩容增量。政府部门、国企平台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同时,募集开发大学生见习岗位,储备适用人才;将加强疫情基层防控力量纳入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促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他们吸纳高校毕业生“新力军”作用,重点挖掘一批“大智云移物”领域新型就业岗位。
流量的同时要质量。当前,“云平台”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工用工、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重要渠道,云面试、直播带岗、云服务层出不穷。从实践来看,要实现“码上就业”,真正把数据“流量”,转为岗位“留量”,还需要更高质量的组织策划。一方面,要整合资源、精准搭台,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促进企业需要与院校的信息、需求和岗位的精准对接;另一方面,要在线指导、“职”达青年,让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走进直播间,从简历制作、面试准备、情景模拟等方面,以专业理论和亲身经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教导广大高校生化解求职心理压力,克服迷茫、焦虑、盲目等情绪。
随波同时要冲浪。近年来,考公热、就业人群扎堆等现象,有寻求稳定和安全感的原因,但也有多元化的价值认同倡导不到位不深的问题。需要引导青年树立多样化的就业价值观和就业选择,加强不同职业类型尤其是创新创业型职业的正面宣传和教育,盲目赶潮流、进入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可能无法发挥自身特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近期我国不断走向转型化进程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创业应当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在鼓励新一代年轻人敢于承担风险、敢于创业创新的同时,要创造好的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政策服务,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方式,积极利用“云”服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远程创业培训与就业创业指导;要紧扣人才创业全链条、全周期,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要加强典型示范,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大力支持初创企业成果转化。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大学生们是未来的“星火”,探求适合自身的就业价值观,拓宽新的就业创业视野,相信在各级各方的大力加持下,明天一定是个艳阳天。(谷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