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数字赋能,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以文化人,如沐春风。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得借助信息与技术来赋能。从线下到线上,从馆藏到指尖……每个代码都能承载文化之鲜活,每段图文都能张扬文明之力量,赏中华文化、寻民族之根、品生活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今天,中华文化要活起来,须插上数字化翅膀御风飞翔。

“大数据体系”,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硬件目标。成体系、有平台,能溯源、有抓手,借助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国家文化成为稳态信息池里的宝藏,既有利于保护,更裨益于传承。《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可以说,这个体系之前的每个定语词组,都意蕴丰富,大有文章可做。当然,这样的“大数据体系”,包括中华文化数据库、国家文化专网、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等,是立足于文化服务供给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畴。

“全景呈现”,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终极任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中华文化要共塑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离不开日益寻常的数字化手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防控影响,全国取消或延期演出活动约9000场,多种以线下表演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陆续搬上云端。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已经完成120余场线上演出,包括音乐会,歌剧,话剧,戏曲,舞台艺术电影等多种门类。国家文化的呈现方式在变、每一代人接受文化的工具与范式在变,那么,文化主动传播的战略部署自然也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全景呈现”,就是用一切维度与景别,让国家文化活下去、火起来。

“全民共享”,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价值旨归。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等,固然是数字经济领域的重磅利好。不过,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初心,显然更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抑或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说到底,最终还是借助“智慧图书馆体系”与“公共文化云建设”等看得见的着力点,找到更好地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想路径。有了数字化建设,国家文化资源就能走出有形的博物馆、图书馆,跨越时空限制,让灿若星河的中华优秀文化瞬间可达国民的指尖眼前。文化全民共享,真正触手可及。

文化重在与时俱进,文化重在亲身体验。一句话,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邓海建)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