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种菜捕鱼、煮饭炖汤……无锡多举措把劳动“请”进孩子成长现场

 一二年级用笤帚扫地,三四年级种植大白菜,五六年级会做西红柿炒鸡蛋,初中拆卸维修家用电器……这不是某个家庭的育儿经,而是出自教育部最近发布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随后,“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无锡劳动教育实施得如何?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其实很多学校、家庭等早已开设了相关课程或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丰富的劳动活动和课程成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

  “家庭责任制”激发劳动兴趣

  四年级学生夏梓童每天晚饭前都会主动帮忙摆碗筷,吃完饭把饭碗放到厨房水池里,收拾完桌子再去写作业。妈妈陆婷燕告诉记者,“周末女儿负责洗衣服,我负责打扫卫生。我们再一起去菜场买菜,她会选择自己想吃的、能做的,回来一起准备午餐。”

  被问及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习惯的,陆婷燕说得益于“家庭责任制+兴趣分工制”。比如,学习区和阳台是孩子的包干区,要负责区域卫生、美化和归纳。厨房是公共区域,想吃东西可以在安全前提下自己尝试制作,如需用火用电,提前预约家长在场辅助。其他公共区域可以自我开发,比如阳台可以种花,但要自己照顾;客厅可以养鱼,但记得自己喂食。“劳动需要家长言传身教。我们在家时尽量放下手机,珍惜‘线下’的家庭时光。”陆婷燕家从吃完饭的收碗洗碗,到餐后的垃圾分类、下楼倒掉,或是剪刀石头布谁去拿快递、准备第二天的水果等,都激励家庭成员多下楼走走,“慢慢地,孩子就会有意识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了。”

  陆婷燕笑称,她是抓住了女儿爱美食的“吃货属性”,从她的兴趣点去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大家爱吃并肯定她做的菜肴,她就想去挖掘更多的美食,更愿意动手尝试。但前提是刚开始时家长要受得了一片狼藉的厨房,要舍得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我家小朋友从小就开始培养,像做饭、洗衣、种植这些基本生活技能他都会,以后长大了我们也放心。”孟磊说起儿子孟一诺很欣慰。今年上五年级的孟一诺从两年前开始学习做饭,如今已学会煮饭煮面、菠萝炒饭、西红柿蛋汤、拌沙拉、炒蔬菜等,其中菠萝炒饭最为拿手。小朋友还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整理房间、洗衣、扫地、拖地等都不在话下;“铲屎官”也当得很称职,把家里3只小猫照顾得妥妥当当。孟磊认为,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孩子的劳动付出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在随机采访中,多数家长认为劳动课的设置很有必要,表示这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主意识,对孩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

  每次出力流汗都是成长“养分”

  无锡有不少学校很早就意识到了劳动育人的功能,利用自身优势设立劳动实践基地,比如石塘湾中心小学建有连栋大棚的“葑溪耕读园”,东绛实验学校果蔬繁多的“廷弼农耕园”,还有藕塘中心小学的“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等。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全过程,了解田间劳作的辛劳,继承珍惜粮食等优良传统。

  劳动教育受重视,让校园的“烟火气”愈发浓了。近日,藕塘小学四年级学生孙佳瑞凭借熟练霸气的颠勺和翻锅姿势以及炉火纯青的炒菜技术,收获一大波关注和点赞。

  据了解,藕塘小学今年年初打造了“孙佳瑞美食工作室”,校园“劳动明星”孙佳瑞教同学们做各色美味佳肴。该校校长李华说,目前工作室每月开展2次活动,“一花独放不是春。孙佳瑞通过校园给予的平台展示自己,同时发挥榜样的力量,让更多学生看到劳动的魅力,点燃全校师生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的热情。”

  劳动教育如何真正发挥好作用,各校一直在探索创新。本月,天一实验小学学生在家持“劳动岗位证”上岗了。“从家长的反馈来看,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每次上岗时都会挂上岗位证,认真履行职责。”该校大队辅导员童怡澄说,学校鼓励学生一段时间钻研一项家庭劳动技能,如成为玩具收纳师、垃圾分类小专家等,收获“锦囊妙计”并记录在册。

  无锡市教育局德育处负责人介绍,近五年来,该市基本建成了一支相对完整的劳动师资队伍,建立80多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个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70个“田间课堂”,120个涵盖了工业、农业、科创等的劳动实践项目。该负责人说,还组织专家研讨并起草《无锡市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化劳动教育的系统建设,“接下来将深入研究《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让具有无锡特色的劳动教育与新课标有效衔接。”

  “田间大课堂”将知识延伸到自然

  播种、浇水、翻土、除草……每个星期来菜园看看蔬菜瓜果的成长情况,成了一些孩子课余最盼望的事情。田园东方无锡研学基地结合学生研学、亲子研学、农耕研学和自然研学的主题,在共享田园项目里开展探索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田园劳动研学课堂。

  美好的田园劳动课是春生夏长的郁郁葱葱,是一锄一铲的辛勤耕耘,也是“大手拉小手”的自然课堂。近两年,果怡观光生态农业园以“田间大课堂”的劳动互动体验形式收获了不少忠实的“家庭粉丝”。“周末会联合亲子活动机构、旅行社或是学校社团组织亲子活动,比如春天挖荠菜包馄饨,麦青出来后做青团,在草莓季举办DIY草莓酱、草莓奶昔等活动。”农场负责人朱爱勇介绍,本周末的活动,150个名额一发布就报满了,“来参加活动的以30岁左右的家长带着10岁左右的孩子居多。”

  五一期间,九龙湾花彩乡创园举办的“乡村捕鱼节”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孩子们穿上背带捕鱼裤、举着抄网化身“捕鱼达人”,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的沉浸式体验,跟随“村长”尽享荷塘捕鱼带来的自然野趣,还体验了劈柴、生火、手磨豆浆等劳动的快乐。“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园区就依托丰富的植物资源,大力发展农耕科教,开辟农耕实践区域,应季播种劳作、采摘收耕,并串联设计了相关课程,实现田间课堂,丰富劳动实践。去年4月的一堂植物研学课还被新华社进行了云直播。”花星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协农业基地、市校外劳动基地等,园区配备了专业的农耕研学团队,将知识从书本带向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除了一些活动基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劳动拓展活动外,政府部门也正探索与学校结对,将创意农业课程带进校内课堂。日前,滨湖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专技人员为蠡湖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带去了一节“蔬菜小课堂”。课上,农技员介绍了生菜的播种、育苗和生长过程,带领学生们在阳光花房动手体验生菜播种,手把手教授覆土、浇水等环节的注意事项。接下来的课程将继续教授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种植知识;还将安排高级农艺师进入“第二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潘凡 陈春贤 杨涵)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