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保障药品供应“生命线”



4月1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保障物资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建立包括医药在内的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在一些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的地区,食品保障供应问题正逐步得到缓解。但与此同时,一些药品短缺的报道时有出现。我们需要抓紧研判药品供应在疫情防控中的短板,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作为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支柱,药品供应不仅仅是医院、药店将药品配送给患者,而是包括了从药品研发到使用的全链条,从而构建起患者的“生命线”。只有厘清疫情防控对药品供应的影响,才能拿出精准的对策举措。总体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封控管理会降低药品生产能力。在封控状态下,由于工人进出厂区受限,加之生产所需的仓储、检测和质量控制等配套人员不足,制药企业生产能力通常不到平时的一半。以上海为例,2020年该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高达6000亿元,占全国六分之一强,创新药生产基地聚集。对此,需要严密防范一些药品品种出现全国范围断供的可能。

第二,临床试验供药和样本运输可能受阻。过去我们更多关注普通病人用药,实际上临床试验药物也是药,临床入组患者也是病人,他们的利益同样需要得到保障。当前我国有大量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几十万患者参与其中,许多临床试验的中心实验室位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由于国际机场货运停滞、药物清关慢、国内运输受阻等原因,临床试验用药出现供给困难,已经危及入组患者,患者和企业均可能遭受损失。

第三,物流运输和进口通关对药品供应链产生压力。受疫情影响,一些药品成品和生产原料无法及时运抵国内,进而导致患者断货。据有关机构统计,4月中旬已有20多家跨国制药企业的60多个产品(品规)进口受到本轮疫情影响,后续影响面还可能扩大。另外在国内通行方面,一些地方自3月下旬起大幅度提高对外地车辆、人员和货物的防控力度,从而降低了药品跨省物流能力。由于不少药品需要冷链运输,这不仅使患者用药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同时还会带来产品报废的经济损失。

可见,药品供应链条的每个环节在疫情防控中都存在脆弱性。中央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要把这一精神落实到药品供应中,拿出真招实招。令人欣慰的是,药品监管、海关等部门已经看到上述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后续还有几件事情,值得尽快推进。

一是把药品企业复工复产置于政策优先级。药品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其对于生产环境洁净度有着极高要求。因此,普通企业可以实行全员驻厂封闭管理,但若药厂这么做会带来很大环境负担,特别是微生物负荷提高容易引发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正因此,我国法规规定药品生产区域与人员生活区域严格分开。地方政府可考虑优先为药品生产企业复工提供必要的保障,如生活场地、交通通勤等。

二是确保药品物流运输畅通。药品是在洁净环境下生产的,其表面附着新冠病毒的概率比一般产品低,因此各地可优先消杀、检验、放行冷链温控药品和急需药品。另外在目前已经出台的货车司机白名单管理等基础上,交通运输等部门应进一步发力,如增加封控管理区域国际机场提货通行证的发放数量,或者把药品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从而加快港口仓库周转速度,协调好跨省运输,尽早把药品送到患者手中。

(作者:胡颖廉,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