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针对市民反映网上抢菜难、送不到的问题,上海市商务委负责人回应称,这主要是末端配送承受较大的压力。有些小区已经封控一个月,居民生活物资需求从主副食品拓展到了日用品、防疫物资、基本药品。“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再是诗句,而是处于抗疫全域静态管理之下的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抗疫保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防疫要求的“静下来”“停下来”,和保供应必然的“动起来”“通起来”需要统筹把握。其实,当下上海的蔬菜储备总体是充足的,关键是配送能力出现短板。平时再简单不过的手机点单、小哥送菜,或者社区生鲜铺子送货,如今可能面临着线下门店关门、生鲜电商人手紧缺、通行证审批以及和小区内外衔接等等挑战。
正如发布会指出的,目前上海保供的节点、网点、人员、运力还有待进一步恢复,“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矛盾比较突出。要打通“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需要千方百计挖潜力、疏堵点、开掘资源,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协同所有力量,一同正向解决民生供应,共同找问题、想办法。
今天,上海市宣布,各区根据保供白名单,将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通节点应开尽开,让商业保供体系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基本运行起来,上海9个电商前置仓和17个超市卖场已经恢复营业。此外,保供人员能出尽出,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返岗。
政府把供应保障的底兜起来,市场运作起来,“双轮驱动”推动民生供应。做到“应开尽开”并不容易,背后是:大量快递员如何走出小区及时上岗,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如何完成消杀,以及保证自身防疫,甚至还需要在跨省运输环节保障民生供应的物流通畅……其中有无数的细节,需要各方面为抗疫保供应亮绿灯。
生活物资配送到家,方方面面都在做出努力。上海小区里的无数 “面包团”“牛奶团”“水果团”团购团的“团长们”主动对接资源,搭建起封控小区和外面的微循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在小区里奔跑着无数个“最后一百米”,将物资送进居民家中,保障“足不出户”的防疫要求得到落实。为特殊人群提供兜底保障,对独居老人、妇婴等特殊人群,各区也要以街镇、社区、楼组为单位,摸排信息,落实保供服务。
保供应就是保抗疫,就是保动态清零的实现。没有充足的民生保障就难以战胜疫情。在抗疫的大局之下,要为保民生供应提供政策支撑,打开绿色通道,千方百计亮起绿灯。“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生活物资供应到位,考验着应急环境下的城市的治理能力和责任担当。
(文|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