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书写超大规模发展奇迹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康喆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发人力资源,释放人口红利,在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

◇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历史命运,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

◇超大国土规模同时为中国带来了优势与挑战。优势是,可以动员的资源多、发展回旋余地大。挑战是,地大物博带来的各地状况千差万别、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

◇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统一,庞大的人口体量被视为一个密切合作的整体,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历史性成就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名孩子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来自大山里的清澈童声飞向了世界。
  这些孩子全部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普通家庭。2012年12月,中国脱贫攻坚动员令正是从这里发出。2020年2月,阜平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同年年底,中国有832个贫困县像阜平一样告别绝对贫困。
  “7.7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人口的数量。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这样的体量并不算稀奇。
  14亿多人口的体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大变革中,中国的现代化面临“大”的特征:超大人口规模、超大国土空间、超大经济体量、超大国内市场、超长历史纵深……
  大是优势,也是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各种问题都因这一结构性约束而变得格外复杂。这意味着这场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搬,难度极大;也意味着这场现代化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更意味着其带来更广泛持久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上没有唯一的现代化方案,也没有通行的现代化路径。在14亿多人的共同参与下,中国式现代化书写着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发展传奇。
 超大人口规模的乘法效应:
  力促红利倍增
  141178万人,这是去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全国人口的总量。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规模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发人力资源,释放人口红利,在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撰文指出,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制定应对措施。
  超大的人口规模,让中国现代化肩负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社会保障几乎为空白。考虑到巨大的人口基数,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硬币的另一面,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几亿规模人口所迸发出的澎湃能量同样不可估量。
  一方面,充分利用巨大的人口红利,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有条原因总被提及,就是人口红利。特别是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在改善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红利正一步步转化为人才红利。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劳动者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已形成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技能人才队伍,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研发人员总量自2013年超过美国以来,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位,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全球领先……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潜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巨大的成长空间。
  从需求看,孕育出超大规模的需求和消费,能够为抵御外部风险提供强大韧劲和回旋空间。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超大规模市场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弹性,腾挪余地和回旋空间大,抗外部风险能力强,就像一艘轮船行驶在海洋中,吨位越大,行驶越稳,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也不能改变它的航向。
  从供给看,它促使我国更加重视独立自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加快建设门类齐全、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专家指出,现在我国人口超过14亿人,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元,多层次的消费需求需要供给来满足。这也意味着,如果按照当前西方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现有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从科技创新看,提供催生创新创造的丰沃土壤,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和不竭源泉。
  市场规模越大,孕育创新的能力越强。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正在从过去的追赶者和跟随者尽力争取变成领跑者,巨大规模的市场不仅可以摊薄创新成本,还可以提高创新收益,助力打赢从产品现代化到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历经几十年发展,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优势已被充分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回望过去,多位受访专家不约而同提到一点:14亿多人口面临的起点,是在贫穷的农业社会基础上起步的一次超大规模人类发展实践——“十亿级”的中国现代化。
  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要走中国道路。
  从发展立场看,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根据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更深刻地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从增长动力看,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来保证生存发展。满足14亿多人口的生存发展需求,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外部世界,必须拥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粮食关系老百姓的饭碗,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谷物、肉类、水果等第一大生产国,中国人的饭碗被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工业关系国家的力量,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为推进现代化进程建立了牢固的产业基础。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具有长期的高成长性。中国经济有非常典型的大国经济特征,即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强,自我循环能力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集体迈向现代化,意味着人类发展史上将出现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场景。力促红利倍增,中国式现代化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超大国土面积的除法效应:
  统筹缩小差距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辽阔的疆土使中国具备绝大多数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可以通过多区域发展,实现全产业链的布局与合作;可以为产业有序升级和转移提供更多空间;可以为维护经济安全提供多道屏障;可以通过多点开放,打开各个方向的开放格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业主要聚集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建设阶段,中国充分发挥自身的战略纵深优势,推动许多重大项目向中西部地区布局。
  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地大物博带来的各地状况千差万别、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等,增加了发展的复杂性。
  由于地区间发展差异大,曾有西方学者预测,中国会在人口大规模流动、地区间不均衡发展中陷入社会失序、政治动荡。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地避免了这一问题,形成了独特经验。
  首先,注重弥补城乡差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先后次序,虽经转移支付、工业反哺,但迄今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仍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弥补城乡差距,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回答的课题。
  一方面,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城镇人口占比不到11%,到1978年也不到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镇化率继续提高的同时,城镇化质量也不断改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持续协调发展。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已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另一方面,努力加快农村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多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政策聚焦的重点。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三农”领域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成效举世瞩目。粮食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农民收入实现新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也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文件精神进行解读时说。
  其次,注重缩小地区差距。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各地人口、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打造活跃增长极;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棋局接续落子,相连成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愈加清晰。
  再次,注重缩小收入差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乡、区域、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还比较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不够高。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为此,一系列政策从“惠民生”着手,以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带动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稳住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超大治理难度的加法效应:
  凝聚发展合力
  独特的治理场域决定了中国国家治理的难度系数要远大于世界其他大国。如何保证14亿多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是一盘散沙?
  大国治理,要在中央。超大型国家的治理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有效驾驭、协调、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朝着一致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国家治理就有了坐镇中军帐的‘帅’,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坚强领航者。”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说。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强有力和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这保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妥善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独立自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另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条件。正因为拥有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中国才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以经济建设为例,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制定五年计划或规划的办法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截至2020年已完成13个,正在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个个规划分步实施、接力推进、滚动落实,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多位受访专家说,像这样分阶段有步骤地思考和规划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路径,要求具备强大的“组织起来”的能力。大党治理大国,正是中国基于历史经验探索出的一套现代国家治理解决方案。
  大国治理,事在四方。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撰文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摒弃了西式民主理论重投票轻协商、轻过程的民主观,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
  大国治理,根在基层。落实党和国家层面的发展理念、指导思想,重点在于基层治理。
  从农村到城市,从国有企业、机关、高校到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中小学校,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被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建立一站式办事大厅,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建立社区长者食堂、公共图书馆、日间照料中心等,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满足社区居民的差异化需要;
  引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基层治理协同机制……
  在夯实根基的探索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治理现代化初见端倪。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超大治理难度,被不断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化解。庞大人口体量汇聚为一个密切合作的整体,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资源配置在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规避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盘散沙、相互掣肘的局面,实现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历史性成就。
  有人问,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中国用行动和事实作答——不仅意味着成功破解了“超大规模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增长极和最强劲的动力源;同时也意味着,一旦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势必将改写人类现代化进程的版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