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江苏大部分中小学迎来了“开学第一天”。“双减”政策推行一学期后,学校、家长和孩子都在观念上有了实质性转变。2月15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教育新春”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学期“双减”的重点工作任务,江苏各中小学积极响应,纷纷拿出了新办法、新举措。对此,新江苏进行了实地探访。
提效是核心,备课思路由“教”向“学”转变
“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我们来巩固一下今天课上学习过的内容。”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南京游府西街小学一年级3班的教室里,语文老师吴迪教完识字新课后,指导同学在课堂上做作业。“没想到在课上就把作业完成了,回家就可以好好玩耍啦。”一名学生笑着说。
“讲练结合”是该校新学期课堂改革的重要形式。“以前40分钟的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现在要拿出8到10分钟的时间及时练习,也便于课后服务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辅导。”该校教导处主任查静介绍。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教学目标,精简教学环节成为所有老师的首要任务。为此,从上学期期末开始,老师们就着手对新学期的备课本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
作为一年级语文学科组长,吴迪以学科要素和学习难点为抓手,细化目标,精准靶向,从“老师怎么教”转向“学生怎么学”。“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会将教学目标定得非常细,比如每节课教哪些字,初读和精读环节要找哪几位同学来回答,都会提前预设,让孩子们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南通海门东洲国际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已经摸索出独有的一套方法——“问题链”教学法,即一节课围绕一个大问题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启发孩子们高效思考。新学期,学校将继续推行这一教学法,同时,每天下午还特设一节思维课,供孩子们消化当天的学习内容。“成长不是填鸭式的,只有经过自己的理解才能够吸收,我们认为每天都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梳理。在25分钟的思维课上,老师可以找个别学生面批作业,但原则上都不进教室,这段时间属于学生。”该校副总校长陈铁梅说。
重质不重量,作业设计突出个性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业则是课堂的延伸,更是检验高效课堂的“炼金石”。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
南通海门东洲国际学校推行“作业不回家”工程,还在午休后特别拿出40分钟供学生完成理科作业。“20分钟完成作业,剩下的20分钟用于老师与学生一对一面批。”陈铁梅介绍,“比如说星期一是1到10号,星期二是11到20号,基本保证一周内所有的同学至少有一次面批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所有作业都是由学科核心组自主编制,不采用教辅书中的题目,每一年级每一学科建立起各自的共享作业库,核心组会分难度层级设置作业,保证作业量控制在20分钟内,做到少而精。
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同样建立起作业“数据库”。以英语学科为例,学科组将每个单元的基础作业罗列,制作成作业卡,教师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取符合本班学生学情的内容,设计个性化作业。“我们正在探索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不搞题海战术。作业设计是针对性的且行之有效的。”该校教导处主任尚萍说。
此外,学校还完善作业公示制度,鼓励家长将学生完成的作业上传到qq群,“老师可以动态调整作业布置的情况,有效控制作业总量,作业公示也能促进学科内的老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课后服务再升级,惠及范围再扩大
开学第一天,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五一班的学生印嘉媛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周边的农科园基地,查看上学期期末种的蔬菜幼苗。“长得很快,但是好多杂草啊,等会要过来除草。”她自顾自地念叨着。
上学期,学校立足校内特色资源和学校周边资源,以校内外自然“生态场”作为课后服务的新载体,打造了一个全景式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自然生态场”实践空间,以安家小学为中心,构建了一公里劳动实践资源圈。 “我们希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服务型劳动和生产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互助学习共同体。”该校副校长钱丽娟说。
钱丽娟介绍,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升级“生态场”,确保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孩子都有集体的“自留田”,孩子们可以在“自留田”上种植、除草、施肥,做“土地的主人”。“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是我们这个学期探索‘双减’服务的重点。”
和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一样,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本学期也对课后服务进行了调整。在收集和走访学生家长意愿之后,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调整至95%。
“我们固定在第一节课后服务的时间,由各学科教师进行相关学科的润智或润心指导,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尚萍介绍,以英语学科为例,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英语报,做“播报主持人”或者进行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在尊重孩子们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做“润雅少年”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