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徐州:向“网”的美好生活,“数字下乡”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羽翼”

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孙冯燕 王春莹 李悦悦

打开手机就能为每个苹果“精准画像”,30多万吨农产品搭上了网络“快车”,智慧管理让343个行政村的村民过上向“网”的生活……在江苏徐州丰县,数字化应用已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江苏徐州丰县名列其中。

试点一年来,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徐州丰县交出了怎样的试点“答卷”?这份答卷,对于推动数字下乡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近日,记者在徐州丰县进行了调研。

一问:丰县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走进徐州梁寨镇苹果种植大户张会广的果园中,只见果实传感器、生长监控摄像头等多种高科技产品将整个果园“武装”了起来。

“遍布果园角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会定时收集土壤、气候等数据并上传到县农业大数据平台,施肥、喷药、修剪等操作都会自动记录。”张会广说,手机就是“新农具”,轻轻一点就能为每个苹果“精准画像”。



据了解,徐州丰县已采集涉农数据信息五大类79项,建立了智慧农场可视化联动管控、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等16套农业农村数据系统,归集本地涉农数据3.4亿条,并实现系统间共享互通。

徐州欢口镇沙庄村“沙庄大米”口感好、绿色环保,但无奈“酒香也怕巷子深”。

“为了让农产品卖上好价钱,镇里帮忙对接了县数据中心淘宝村运营中心的专家现场把脉,给我们提出了数字化营销的建议,搭建了直播间,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销售的‘快车’。”90后村支书闫家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沙庄村直播间正式开播1个月,线上销量已经近7万斤,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

徐州丰县先后建设县级智慧物流分拨中心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675个,建成了周边县域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基地,全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

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徐州丰县在基层党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多场景中也摸索出数字化的高效路径,实现了城乡教育、医疗、公交、供水、燃气、物流、保洁、治理“八个智慧一体化”的统筹建设。全县343个行政村,村村都有一张“网”,30万“数字农民”活跃在“云端”,乡村治理实现高度数字化、网络化。

二问:数字为乡村带来了什么?

徐州丰县公共数据中心主任茌行行介绍,依托大数据平台,村民的视野开阔了,在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致富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数字化催生了创业就业的新观念。



徐州丰县欢口镇的闫喜悦经营着一家直播供应链店铺,主要为在家无法外出工作的人群提供直播培训以及货物、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让许多赋闲在家的村民能增加一份收入。

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像闫喜悦一样的年轻人看到了创业新机遇,并为更多村民提供了居家就业的可能。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出人才返回家乡,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生力量。”茌行行告诉记者,这些返乡的年轻人有技术、懂经营,在大城市都能拿到不错的工资。之所以选择回乡,是因为丰县的乡村电商发展程度很高,就业渠道广,虽然收入不如大城市,但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的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升。

数字化也让“云端治理”成为可能。

徐州丰县探索形成了“综合指挥体系+信息归集平台、速应处置机制、便民应用矩阵”的“1+3”实践路径,乡村治理实现了从“民有所需、我必速应”向“有需速应、未诉先应”的转变。

聚焦乡村治理高频事项,丰县整合110、120、12345、应急等50多个平台,将其统一接入“城市大脑”,成立综合风险数据研判专班,对各渠道信息进行梳理、关联、分析、研判,确保敏感问题得到及时预警处置;建立“一般事项、复杂事项、疑难事项”分级分拨机制,加强交通、环保、电力等21支体制内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培训,成立“丰县速应服务队”,第一时间处置农村复杂疑难事项。

数字化还打破了城乡经济在地理上的分布不均。



投入16.57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实现同质、同源、同网、同服务“四同”目标,丰县农民彻底告别了饮用地下水的历史;

投入94亿元实施的教育振兴工程,探索推进智慧教育,让更多农村学生走进城区课堂、听上“名师课”;

覆盖362家农村卫生室的远程医疗系统,构建起“镇村检查、县级诊断”的智慧问诊体系,让农民在家门口看上“专家号”;

依托智慧管网系统建设的天然气管道“镇镇通”工程,让农民群众通过智能手机就可随时办理业务,享受全市最低的燃气价格……

数字带给徐州丰县的变化远不止于此。物联网、智能设备等智慧化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试用;农村垃圾收运、污水处理等智能人居环境监测平台的上线……在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丰县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成色、更有分量。

三问:数字化为何能在丰县结出硕果?

2020年,徐州丰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建设第一批试点名单。身处苏北地区,其自然条件、经济实力远不如很多经济发达地区,丰县为何能成为国家战略的“试验田”?

这得益于徐州丰县政府的大胆探索与厚积薄发。早在2017年,丰县就成立公共数据中心,不断推进数据互通、资源共享,逐步将电商、教育、医疗等八大大数据平台归集统一,实现场景化应用。

调研中,记者发现,徐州丰县几乎所有部委办局和镇(街道)都成立了数据科(数据办),这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了数字下乡的畅通性。县政府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与社会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统筹各类涉农资金11亿元,发放涉农贷款9600多万元,优先用于数字乡村建设项目。



“我今年新投资了一个果园,资金缺口比较大,就在智慧平台贷了30万元。”从事果树种植的王勤民边说边打开手机为记者演示,“原来贷款都得四处奔波,还要办复杂的抵押担保手续,现在手机上就能查看信用额度,手机点一点,分分钟到账。”

2020年,徐州丰县县域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2亿元,占本地农产品交易总额的18.5%,高于全国平均值8.5%。成绩背后,是丰县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机遇、大力投资电商产业发展的谋划与扶持。

该县设立2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设了数字丰县产业园、淮海云商创业园、丰县快递物流园三大县级产业园区和四个镇级发展载体,共入驻企业150余家,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

“县里会定期组织电商直播培训,为农户进行运营指导,帮助销售土鸡蛋、粉丝等土特产。各镇、村基本都建立了快递服务网点,这样一来,电商的快递成本能够下降20%,村民的收入明显增多了。”欢口镇副镇长王文文介绍。

据介绍,徐州丰县已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了完整的电商供货标准、区域公共品牌、区块链溯源等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方案,让大型互联网企业作为“引路人”,引领数字技术、互联网思维和乡村特色产业相融合,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

四问:数字如何真正扎根乡村?

自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后,数字化的触角飞速延伸,开始迅速融入乡村生活。

徐州丰县的探索,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以参考和借鉴的路径。2020年6月,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在丰县调研时指出,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和必由之路,丰县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但徐州丰县在试点路上依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挑战。数字思维转变不快、技术人才缺乏、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民参与意愿不足……试点一年,让丰县找到了更多需要突破与改变的方向。

作为徐州丰县数字乡村建设的最大亮点,电子商务的发展亟待突破瓶颈。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张义认为:“当地企业和村民从事数字商务的稳定性不强、专业性不高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电商的整体布局。”

张义建议,地区主管部门要落实好产品统一管理、集中销售、全流程追溯工作,建成良性的内生发展模式。同时,不断加强专业数字商务人才培养,通过与专业机构、高校、流量网红合作,大力引进经济统计、网络编程、物流管理服务等人才,孵化培育本地专门的数字商务企业和直播人才。

“当然,数字乡村不只是做个直播、上个网课或者用微信小程序卖个特产这么简单。”张义说,从丰县的试点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乡村,需要政府牵头进行系统规划论证,打通信息壁垒,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形成集数字治理、数字农业、数字经济于一体的系统集成,激发乡村活力,释放数字红利。

未来,数字将如何更好地扎根乡村、改变乡村,徐州丰县的探索仍在继续。

徐州丰县已采集涉农数据信息五大类79项,建立了智慧农场可视化联动管控、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等16套农业农村数据系统,归集本地涉农数据3.4亿条,并实现系统间共享互通。

徐州丰县先后建设县级智慧物流分拨中心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675个,建成了周边县域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农产品批发基地。

徐州丰县设立2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设了数字丰县产业园、淮海云商创业园、丰县快递物流园三大县级产业园区和四个镇级发展载体,共入驻企业150余家,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