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锡市提出到2023年实现5000家企业入库、定向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引导中小企业向创新领域发展。
首次采取与高新技术企业同样的入库培育方式,定向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投射出来的不只是简单的“创新”二字。如果说“产业链”衡量的是一个地区工业的“韧性”,那么“专精特新”追求的就是一个地区工业的“锐度”。
解决难点,“专精特新”聚焦优势产业链
在全球,超过三亿部手机元器件有赖于无锡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保护”。位于惠山区的江苏菲沃泰在创新“无人区”凭借纳米镀膜技术替代传统的机械结构密封技术,为电子设备和元器件提供全方位保护,使其免受液体和环境污染物侵害。作为全球一线品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菲沃泰用五年时间培育出了10亿级以上的市场体量。
“专精特新”近几年愈发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难点和堵点问题。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但在一些关键领域,如关键基础材料、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能够整体提升中国产业链及供应链的精度。
据了解,目前该市已累计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6家。32家“国家级”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了无锡在先进制造业的相对优势。
但是横向比较发现,在万亿GDP城市中,无锡“专精特新”企业数并不领先。正因为此,该市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梯度培育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精准扶持,政策制定匹配企业需求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青岛、宁波两地已形成工信部、省、市、区多级联动,真金白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政策,对获评‘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明显大于无锡。”无锡市工信局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像青岛量身定制了小微企业技改政策,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新上设备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按项目设备投资额的20%予以补助,对小微企业自主研发专精特新产品(技术)为汽车、船舶海工、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十条千亿级产业链重大项目、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配套的,按其新增配套额的5%,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补助。“‘专精特新’企业很多从事的是开创性的研究,在前期市场应用并不大,所以需要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政策。”一位政府人士认为。
据了解,接下来无锡将在已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培育库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成长性等多维度培育标准,筛选一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入库,这也是该市首次采取与高新技术企业同样的“入库”方式,定向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入库企业数量超5000家。
金融赋能,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021年11月24日,吉冈精密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无锡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为全市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树立典范。
北京证交所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比例。三大证券交易所中,北交所市值要求最低,因此能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专家认为,长三角地区部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区域内制造业水平较高的上海、无锡、苏州等城市目前还处于打造产业集群阶段,发挥规模效应,未进入分散转移阶段,“资本多关注的是产业链(集群)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无锡市工信局人士表示,契合企业上市、融资的需求,无锡也将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辅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与专精特新“小巨人”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一企一策”金融支持。记者了解到,例如无锡农商行就已经开出了“专精特新”专业金融产品,搭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投融资对接平台,积极开展企业专场投融资路演活动。
相关人士表示,到2023年底,无锡目标遴选培育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创2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市、省、国家三级成长梯队。这既是目标,也是无锡发力高端制造、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必修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