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零点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这是长江禁渔工作的第一年,全面实现长江生态恢复道阻且长。面对挑战,江苏各有关部门仍步履不停。
放下渔网,老渔民迎来“创业”春天
数九寒天,呵气成霜。天还未亮,谢学平驱车来到太仓市浏河镇何桥村的水芹基地,为新一天的订单作准备。
谢学平承包的水芹田里的芹菜
眼前这近120亩的水芹田,碧绿盎然。“最近忙!芹菜的日均出货量差不多在3000斤,喊了30个工人来帮忙。到了年前,订单更多,还会更忙!”谢学平说。
2013年,原先是渔民的谢学平“洗脚”上岸,承包了百亩水田搞种植,凭着吃苦好学,他“玩转”了上岸后的创业生活。
春暖花开的4月,老谢育秧鸡头米,6月,秧苗种下。“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珍珠圆。”8月,鸡头米成熟上市。鸡头米收尾,水芹菜接踵而至。“9月种下,10月收获,卖到过年。”老谢说。
工人们在大棚加工水芹
水田边,工人们正用镰刀收割芹菜,然后用电动三轮车送到离水田不远的加工棚。棚内,三十多位工人正进行人工挑拣、捆扎、打码作业。
老谢雇佣的工人,有的和他一样,以前曾是老渔民,有的是附近村里的无业老人。收起了渔网,如今找到了各自谋生的出路,日子过得也算舒心。
闲暇时,老谢会开车去浏河转转。看着熟悉的老地方,他感慨颇深。“水质明显好很多,听渔业执法部门说,鱼类数量也变多了。港口装上了监控,看不到渔船,更看不到偷钓的人了。”他很欣慰,长江禁渔的第一年,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郑金良和孙女郑冰清一起放流
多省市联动,全方位织密执法守护网
过去一年,长江生机逐渐恢复,离不开严密的执法和不分昼夜的守护。
长江江苏段岸线(含洲岛)近1200公里,省管5大湖泊水域面积5882平方公里,江海交汇,水域开阔,支流众多。面对的繁重禁渔任务,江苏以每1.5公里长江岸线配备1名渔政执法人员的密度,和调动社会民众担起协助护鱼巡护人的广度,全方位织密执法守护网。
这一年,全省配备护渔员1833人,划定禁捕水域网格单元997个、落实禁捕网格员1342名;这一年,全省规划建设101个水上检查站;这一年,全省长江干流和3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基本实现“三无”船舶动态清零……
南京市联动执法中心进行水域巡防
为提高执法效力,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省(市)建立联动机制,统一制订发布《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若干意见的决定》,推动禁渔互通共享平台及联动监督、协同立法、联合执法建设。同时内部建立由公安、渔政、市场监管、海事等部门组成的紧密型联动执法中心。
首创禁渔平台,护航信息化执法
北斗定位、视频监控、AIS系统、航道图、热力图......2021年3月1日,南京市长江禁渔联动执法中心挂牌成立,通过各类技术手段,联动执法中心在全国首创禁渔联动执法调度平台和公安“一键点调”平台,实现实景调度、各类数据比对分析和现场处置统一调度,一站式解决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排污、航运管理、防汛抗洪、水上救援等工作。
“在这两个平台的监督下,今年全市非法捕捞立案共有57起,发案数同比下降了62.8%,禁渔工作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南京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政治处主任谢楠介绍,市联动执法中心构建了“天罗地网”防控体系,长江南京段现已实现重点水域监管全覆盖。
南京市联动执法中心进行水域巡防
通过执法信息化建设打造禁渔监管的“千里眼”“顺风耳”“预警器”,江苏用信息“防”,为信息快速传递、案件迅速查处、措施即刻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2月30日,江苏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全省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执法整治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全省共破获涉渔刑事案件218起、查处治安案件807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366名。
南京市联动执法中心进行水域巡防
“过去一年,全省水域涉渔违法犯罪问题显著减少。今年以来,全省公安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报涉渔警情环比下降30.1%。群众护渔意识普遍增强,今年以来收集的涉渔线索同比减少近2成。”江苏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徐亚中介绍。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优化增殖放流品种和规格,增加特色鱼类和珍稀濒危物种放流比例,提高放流苗种规格,提升增殖放流效果。继续巩固长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形成人防技防结合、专管群管互补的监管体系。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黄泽文 王心婷 强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