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减”成效明显,全国90%以上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超七成家长教育焦虑有所缓解。教育部“双减”监测平台学校直报系统中,江苏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的几项指标均达100%。
江苏把“双减”视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双减”政策落地实施4月有余,全省12345热线平台累计收到相关诉求9457条,相关部门始终注意倾听民声,回应、解决、建章立制,督查、研究、破解政策执行和磨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巩固“双减”成效。现在,小区里面玩耍的孩子多了,双休日图书馆、展览馆的学生多了,在公园里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多了。
过重作业负担怎么“减”?
【热线民声】 10月12日,如皋市某小学一位家长投诉,学校规定下午3点之后是作业课时间,5点30分放学,但老师占用晚辅时间讲课,并且拖堂到6点才放学,孩子有时回家作业要做到晚上10点。家长希望,相关部门能协调学校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
【个案追踪】 如皋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回应,经调查,家长反映的“占用作业时间讲课”是老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纠错,并非讲授新课。同时,该班确实存在学生不能在校完成全部作业并带回家做的现象,学校领导与老师一起深入分析学情,集体研究,优化作业管理,加强过程跟踪,进一步落实精讲精练、分层作业,确保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在校完成作业,不带书包回家。
【实事咋办】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发生可喜的变化。学生作业负担较过去有所减轻。各校都出台作业管理制度,实行作业公示,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如,海门市新教育小学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后完成200个跳绳的体育作业,南京市莫愁湖小学布置学生回家后帮助父母打扫卫生等劳动作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小学起始年级普遍开展1-2个月的幼小衔接课程,放缓坡度、降低难度,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环境。
12月6日下午5点15分,记者来到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此时,该校已经进入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八年级7班语文老师陈菊正在进行“句子成分和句子主干”专题讲解。学生倪瑞晨说,他参加的课后延时服务到晚上7点30分结束,基本上每天都能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家后,还能和家人打一会儿羽毛球。毛佳景同学说,“双减”后,她睡觉时间变多了,以前一天只能睡6小时,现在每天能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该班数学老师夏雪峰表示,“大部分学生每天在数学作业上耗时最多,我们一方面控制好作业量,专挑价值高、知识巩固作用强的题目;另一方面通过针对性辅导,让学生放学前优先完成数学作业。”
省教育厅表示,“双减”工作刚刚起步,由于认识的偏差,个别学校在执行过程中会存在不到位现象。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办公室分别于9月、11月,对10个市的“双减”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基础教育处和“双减”办于11月25日向全省12个市下发问题整改提示单。
近期,根据相关举报线索,厅“双减”办组织人员对南京市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暗访,发现个别学校存在作业公示制度落实有偏差,学生在校时间长作业负担重、考试规范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科一辅”规定执行不到位、课后服务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厅“双减”办已给一些地区教育局下发整改提示单,要求逐校逐项落实整改并举一反三、自查自纠。
丰富校园生活怎么“增”?
【热线民声】 11月23日,有南京市民反映,南京市浦口区一学校周六违规补课,没有执行“双减”政策。除了做操都是补课,而且是收费的。
【个案追踪】 南京市教育局回复,该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是外地学生,许多家长不方便每个周末都来接送,故委托学校开设周末课程,基本原则是:学生自愿,安全至上。该校周末的延时服务课程,根据需求开设,受到学生和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如果家长对课程有异议,可直接向家委会提出,也可告知班主任。学校将努力配合,共同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环境。
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周末延时服务分为访学课程、阅读课程、研学基地课程和学科思维力拓展课程。其中,学科思维力拓展课程即老师针对课堂上的趣味专题进行延伸探究、变式演练,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投诉中的“补课”。“这类课程我们只在一个月的第一周、第三周周末开设,其余两周同一时间,我们会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让孩子按需选修。”
针对家长投诉的“收费”问题,学校表示,目前周末课程所收费用来源于“访学课程”中的门票费、“研学基地课程”中的工本费。由于是学生自主选修,因此不同课程收费不同。校方正在研究制定统一的周六课程收费标准,让收费更透明、更易捋清。
【实事咋办】 “双减”政策下,如何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校内学习效果扎实?
“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天两小时的课后服务分两段安排:第一段以完成作业,教师答疑辅导为主;第二段以学生兴趣拓展,开展社团活动为主。”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学校课后服务形式多样,有体育艺术活动,有兴趣拓展活动,有品位提升活动等,部分学校还把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开设特色课程。常州市戚墅堰实验小学邀请乱针绣传承人、剑湖实验小学邀请民间面塑手工艺人、南塘桥小学邀请风筝大王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课程。
教育部对江苏“校内减负”工作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苏有97.51%的学生对“校内减负”工作表示满意,97.68%的家长对“校内减负”工作表示满意。目前,江苏6248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开展课后服务,全面推行“5+2”模式,江苏义务教育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比例为94.26%,全程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占比达87.17%,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比例为92%。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系统设计“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全程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动静结合,丰富学生学科生活。语文课堂引入视频动画,数学教学关注动手操作,物理化学尽可能实行实验教学,音乐教学加入艺术欣赏等。室内室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将课堂教学、体育运动、动手实践、艺术欣赏、思维训练等多种活动交替安排,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12月7日,记者来到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二年级1班,语文老师倪向梅正开授《认识扬州》特色课程,讲述三丁包、阳春面、大煮干丝的历史由来。倪向梅介绍,该课程每周开设两次,分历史、美食、景点等模块,一学期下来,年级里的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学校压力怎么“解”?
【热线民声】 10月26日,南京市宝船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罗女士向12345热线提出建议:一是希望对积极承担“双减”工作任务的基层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方面予以倾斜;二是适当安排教师弹性工作制。
【个案追踪】 罗女士是公务员,丈夫则是经常出差的技术人员,一对双胞胎入学令夫妇俩在开学前“压力山大”,“如果每天下午两三点接孩子,全家几乎无法运转,‘双减’帮了我们大忙。”孩子入学后,所有书面作业均在校完成。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多彩,孩子学习兴趣高涨。罗女士认为,宝船小学和鼓楼区教育局执行“双减”政策到位,切实降低了学生和家长负担。作为新生家长,除了要表达诚挚谢意和崇高敬意,也想为学校和老师做点呼吁。
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小教科在回复中感谢家长对教育工作的肯定支持,欢迎广大家长积极推介学校好做法、提出好建议,并会将这方面情况作为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评估的重要参考。
【实事咋办】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系统工程。家长减负后,老师负担重了,学校压力大了,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考虑解决。
中央“双减”文件和江苏“双减”实施方案中都对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作了明确要求,主要有:要求各地配齐配足教师;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考虑教师课后服务因素,核增教师绩效工资总额;把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鼓励各地各校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
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出台课后服务的收费标准和教师补贴标准。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明确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每人每学期收取300元,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按每课时不低于60元发放的标准。
“弹性上下班”制度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南京市小行小学本学期新增“弹性假”,参与课后服务管理的教师,每周有两三次机会选择下午4点30分下班,兼顾接孩子等家庭问题。
江苏各地还积极探索制定校外教育资源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让校外教育资源经过教育主管部门遴选进入校园开展课后服务,一方面,替代学校教师部分课后服务工作,减轻教师负担;另一方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双减”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双减”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学校、关键在校长、关键在教师,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任务艰巨,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需要久久为功,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金亦炜 王拓 王晓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