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至10月,共计清理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封堵关闭网站11万余个,查办网络案件2012起。这是2021年各地各部门开展“净网”集中行动的工作成果数据。
“大快人心!虚无历史、侮辱先烈的行为就该严惩”“干净多了,希望净网力度持续加大”……这是网民在“净网”集中行动相关报道下面的留言。
这场集中整治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空间的阻击战、攻坚战,取得了亮丽的工作成绩,也获得了广大网民的肯定支持。
年初开始,“扫黄打非”部门按照既定部署,组织开展“净网2021”专项行动。6月1日,一场针对网上突出问题的专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这次会议,参会单位思想统一、意见一致。会后,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文旅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6部门联合起来,在100天内,着重整治网上涉历史虚无主义、涉黄涉非、涉低俗等有害信息,深度清理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内容。一场“净网”集中行动由此展开。
强化联打共治 形成行动合力
网络治理是全国“一张网”。各地各部门依照职责分工通力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扎实推进集中行动。
中宣部加强统筹,整体推进行动,既牵头制定行动方案,又落实任务分工加强行业监管。网信部门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加大网络生态治理力度,开展“饭圈”乱象、移动应用程序弹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算法滥用等专项整治。通信管理部门严格落实网络实名要求,压实接入服务企业主体责任,开展过期域名清理等专项工作,处置违法违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1.2万余个。公安机关紧盯重点案件查办,严厉打击违法活动,抓获犯罪分子3400余人。文旅部出台《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网络表演行业源头管理;指导文化执法部门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执法监管。广电部门全力清理有害网络视听节目,指导属地查办某网站擅自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和传播导向错误内容案件,关停相关音频节目版块。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汇总、通报行动进展,落实专项处置工作,联合相关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案件,并组织开展阶段性成果宣传报道,曝光典型案件,营造集中行动氛围。
各地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监管执法力量开展网络监测巡查,调查核处重点问题线索,并督促网站平台健全内容审核机制,综合运用约谈整改、行政处罚、通报曝光等方式,严肃处置违规互联网企业,有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整治重点领域 查办典型案件
各地各部门在全面清查网上有害不良信息的基础上,对问题频发领域组织深入整治。
开展网络社交平台整治,有关地方排查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传黄引流问题,查处刑事案件8起。开展网络文学整治,依法处罚“17K小说网”“纵横中文网”“疯读小说”“狸猫阅读”等网络文学平台。开展直播领域整治,处罚一批问题直播平台。开展网络游戏专项整治,针对游戏《江南百景图》抹黑英雄形象等问题,处罚相关运营企业。
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网络销售盗版图书问题,监测梳理非法网络书店,关闭500余家无证店铺,约谈、处罚问题电商平台。各部门动态关注网络舆情,果断处置不雅视频突发事件,严防扩散发酵。
整治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内容,这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必须做好。各地各部门通过巡查、监测、受理群众举报、督促平台自查,着力清理那些正能量不足、价值观不正、审美情趣不高的信息,删除了一大批影响恶劣的不良信息,有力扶正了网络风气。
四川查删一批“达州惊现乞讨团队”“五千块钱买来一个媳妇”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短视频,处置“四川傻妞”“成都妖王”等违规自媒体账号20余个。江西集中整治“软色情”等低俗广告,监测互联网广告110万余条(次)。陕西处置“撒大声地我问问”等低俗有害公众号230余个。
北京、天津、海南、江西、新疆等地查处一批侮辱抹黑志愿军英雄烈士、中印边境戍边烈士等案件,关闭多个自媒体账号,刑事拘留罗某平等大V、博主,有力遏制了网上错误价值观的传播势头。
践行护苗宗旨 压实平台责任
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是全社会的期盼。
集中行动期间,各地各部门突出“护苗”的宗旨,坚决扫除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害信息和不良内容。
针对媒体反映少数网站再现“儿童邪典”视频的问题,“扫黄打非”部门立即核处问题线索。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净网直通车”机制,布置重点网络平台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及时发现处置涉未成年人的有害不良信息。对未严格履行主体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平台,依法从重处罚并予以曝光。
同时,我们看到,一批网络平台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上线青少年模式,并主动参加“护苗”宣传。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保障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净网”行动仍要持续深入下去。“扫黄打非”部门将继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力扫除网络有害文化垃圾,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8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