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三官村,徐克俊正忙着将一条条肥美鲜嫩的鱼打捞上岸,“估摸着这50来亩的塘,能赚个几十万元。”徐克俊笑着说,鱼塘只是他收入的一小部分,2019年在这里承包了600多亩内塘,除了养鱼,更多的塘子用来虾稻共生、虾芡实共生,一年纯收入350万元左右。
过去传统的一稻一麦,变成了虾稻共生;从传统的水产养殖,变成了虾藕、虾芡实共养;螃蟹销售模式更加专业……近年来,马坝镇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产业功能拓展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里淘金
如今,马坝镇乡村产业正在不断升级发展。“求变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产业功能拓展融合。”马坝镇党委书记夏嫣说。
马坝镇地处洪泽湖南岸,全镇耕地面积25万亩,其中沿湖近水土地面积近10万亩。马坝镇党委副书记李长春介绍,依靠特有的塘田资源,马坝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过去传统的一稻一麦,调整为“一稻三虾”虾稻、虾藕、虾芡共生产业,不仅让耕地得到了休耕,龙虾养殖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逐年递减,亩均收益增长约2800元,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提升”。“全镇现有虾稻共生面积12.1万亩,百亩以上规模的养殖户达357户,另有虾藕共生面积2400亩、虾芡共生面积3600亩。”李长春说,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当前虾稻共生的生产、运输、加工、销售产业链上近万人的从业规模。
螃蟹养殖销售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想着在苏州、上海那边开几家专卖店,把名声打得更响。”在洪泽湖入江水道南岸的龙墩口,塘里的螃蟹捞空了,站在岸边,顾爱民劲头十足。顾爱民在这里承包了2400亩塘口,为10余户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并成立了合作社。
由于周边空旷、无污染、生态环境优、水资源丰富,养出的螃蟹肉质细嫩、膏肥黄满、味道鲜美,所有养殖户抱团发展,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注册了“龙墩口大闸蟹”商标,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远销北京、深圳、香港、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公司+农户”模式基础上,顾爱民的合作社还在北京、南京开设了多家专卖店。“明年我还想流转更多的塘口,吸引更多的农户。”顾爱民说。
瓜田欢歌
提起观音寺,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双色冰淇淋西瓜。马坝镇观音寺社区周边群众过去就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以前的西瓜品种主打“双色冰淇淋”,可谓名噪一时。“一亩西瓜赶上10亩小麦的纯收入。”衡西村村民高连甫回忆说,2000年,他所在的村小组里44户人家有42户种西瓜。2018年,高连甫等11户农民成立了马坝创梦西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带动周边50户农民共同种植西瓜。
在高连甫合作社的周边,今年以来,马坝镇加强与省市农科院合作,成立盱眙县西瓜产业发展中心,建设西瓜广场,不断发展壮大西瓜产业、创建特色品牌,种植“小糖丸”“双色冰淇淋”等系列品种,年产西瓜200余万斤,通过与各大商超签订合作协议、网红带货等线上线下渠道拓展品牌效应,“小糖丸”“双色冰淇淋”等品种远销北上广深,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西瓜亩均收益8000元到10000元,年销售额400余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西瓜科技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目前已有20多户种植大户入驻,吸纳了周边1000多名留守劳动力就业。”衡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垒说。
产业园里,在传统“西瓜+蔬菜”轮作的基础上,省市农业科研人员还在示范推广“西瓜+水稻”“西瓜+水稻+羊肚菌”轮种栽培模式。
运河新曲
最近,三官村、马庄村的村民,时不时地总会跑到洪泽湖边去看一看。“正在平整土地,供施工车辆进出的便道已经修整好,就等着施工人员进入了。”村民们告诉记者。
这是大运河“百里画廊”的施工现场。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县马坝段,总长约6.5公里,全部为无堤段,临水面广阔。“目前我们初步规划建设‘湖下部落’‘沙溪湿地’等景观。”夏嫣介绍。村民们在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中,看到了新的致富希望。
据介绍,大运河“百里画廊”马坝段沿线周边有农田约1.5万亩,地块平整、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配套完善。马坝镇将依托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打造集休闲采摘、观光游玩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可重点打造民宿、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模式,同时发展观光采摘园,建设‘四季有果’‘四季有花’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夏嫣说。
同时,马坝镇将利用大运河“百里画廊”马坝段景观资源,优选位置佳、建筑风貌好的农房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小而精美、具有马坝特色、展示马坝风情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休闲文旅、餐饮住宿、河湖文化体验等服务,营造高品质的“慢生活”;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推动香包、插花、刻画等文创产品开发,延伸休闲旅游产业链。
本报采访团:李超 何剑峰 姜彩兰 崔岩
新闻指导:沈根
融媒体编辑:管艳
责任编辑: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