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高质量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持久战,江苏提高站位、自加压力,提出了打造全国长江“十年禁渔”示范区的目标。面对新课题、新目标,江苏在坚决落实禁捕退捕各项任务的同时,着力在“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上下功夫,让“鱼米之乡”的“渔资源” “渔产品” “渔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保”而“禁”,让天然渔资源更丰盈
今年,常到长江南京段逐浪嬉戏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成了曝光率最高的“动物明星”。11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长江江豚频频现身江苏南京,市民‘打卡’观赏”的新闻,这已经不是长江南京段长江江豚第一次在央视“露脸”了。
江苏早在2014年就设立了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南京又建设了长江江豚救护基地,构建了“水上、水下、岸线”立体监测与救护体系。作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长江江豚逐浪的生动景象频频出现,充分彰显了长江大保护的成效。
近年来,江苏全面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建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2个、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个,累计在江河湖海等重要水域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达100亿尾,并持续开展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监测和江苏省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据权威监测,长江刀鲚(俗称“长江刀鱼”)2021年体重均值为77.6克,较去年增加8.4%;资源密度分别为4.32×104尾/立方千米和0.33×104千克/立方千米,较去年分别增加96.4%和106.3%。
在保护资源的同时,修复鱼类生存繁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江苏实施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靖江市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深入合作,在长江靖江段双涧沙江心洲水域,开展沙洲生境塑造、植物群落构建、鱼类栖息地营造等多种生态修复工程,探索出水生生态修复新思路。
“禁”中求“长”,让优质渔产品更丰裕
曾经有人有这样的担忧:长江禁捕退捕会不会影响渔产品供应?江苏在渔产品供应上能否满足群众需要?
记者从渔业部门了解到,禁捕前,长江全江段鱼类年捕捞量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0.15%;长江江苏段捕捞量不足1万吨,仅占江苏水产品总量的0.2%。禁捕后这一点产量缺失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来弥补。
江苏根据江河湖海资源禀赋实际,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引导各地渔业差异化发展,在沿江地区建设特色江水养殖示范带,重点发展鱼虾蟹等特色优势品种养殖;在沿海地区建设规模渔业产业带,重点发展海水鱼虾蟹和经济贝藻类捕捞养殖;在太湖地区建设渔业绿色发展先导区,重点发展河蟹、青虾等绿色高效养殖;在里下河地区建设生态渔业拓展区,重点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淡水品种生态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等。
近年来,江苏改造高标准生态化鱼池70万亩,在提升养殖尾水处理水平的同时,制定出台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建立形成倒逼机制,逐步淘汰养殖密度高、尾水处理程度低的方式模式,使养殖环境更生态,养殖产品更高质,努力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措施,在促进全省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优质安全的渔产品有效供给。
“禁”中有“传”,让长江渔文化更丰满
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江苏渔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加强长江渔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渔民退捕上岸后,渔文化面临传承断层、乏力的风险。江苏未雨绸缪,要求各地立即对渔文化开展普查、梳理、抢救。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渔管办高度重视渔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出台了《洪泽湖渔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了《洪泽湖渔文化建设规划》,对渔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并运用馆藏、摄录、申遗、重现、立传等方式进行“活态”保护,同时与先人治水、安水、用水的历史融合起来,建成洪泽湖博物馆、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渔业展示基地等,使“无言的过去”变成“立体的现实”。
“保护”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立足文化优势,聚焦时代所需,推动渔文化融入当下社会,促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立足其独特的年蒸、祭祀、说唱、婚嫁、杀围等渔家习俗,大力开发特色文旅项目,积极举办“邵伯湖渔文化美食节”“开捕节”“杀围节”“中华垂钓大赛”“渔民春晚”等活动,逐步形成了一条集餐饮、住宿、交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渔家特色旅游产业链,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2万元,实现了从穷得叮当响的“渔花子村”,向“国家级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村”“江苏最美乡村”的华丽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度挖掘渔文化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是打造全国长江“十年禁渔”示范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苏省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江苏渔民创造了灿烂的渔文化,要最大程度保存渔村特有的渔家风情、人文景观,做到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呼应,谱写好新时代的“渔光曲”。
通讯员 陈林 记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