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银宝集团农业发展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以改革为舵、实干为桨,系统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经过三年不懈努力,该公司在产业结构、治理体系、产业链延伸、人才队伍建设与品牌价值提升等五大维度实现跨越式突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主业提质增效,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
该公司紧紧围绕“强主业、优结构、提效益”发展主线,构建起以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盐碱地综合利用为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2023年,公司将“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纳入主业范畴,健全水产品购销台账管理,规范租金收缴流程,全年实现营收9.92亿元,为后续稳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公司与海大集团达成“苗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全链条战略合作,推动银宝大地禾公司实施“稳面积、增单产”专项计划,同步建立营收目标“季度拆解、月度复盘”机制,全年营收突破14.2亿元,实现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
2025年,公司创新实施“分区包干”租金收缴责任制,显著提升收缴率;面对部分养殖公司政策影响,积极拓展饲料原料购销与终端销售业务,有效打破单一营收依赖,增强经营韧性与市场适应能力。
治理体系优化,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该公司坚持党的领导,以机制创新激活组织效能,推动治理体系从“破壁垒”向“提效能”全面升级,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2023年,公司完善党委领导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动党的领导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率先试点“差异化薪酬”,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员工活力。
2024年,深化薪酬与绩效改革,推行“计时+计件”双维度考核,实施关键岗位差异化评价,构建“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开展“两非”“两资”清理,严控非生产性支出,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2025年,公司出台覆盖“人、机、料、耗、费”的定额管理办法,完善“三定”与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月初布置、月中督查、月末盘点”闭环机制,OA文件流转效率显著提升,全面推行全员契约化管理,营造“人人扛指标、个个抓落实”的干事氛围。
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该公司聚焦农业产业升级,以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链延伸为抓手,推动产业从“单一养殖”向“综合开发”转型,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23年,投入6100万元完成7800亩池塘标准化改造与尾水治理,新增耕地2531.65亩,推动达阳公司创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2024年,探索“生态+能源”融合模式,启动50万千瓦风光渔一体化项目,开展南美白对虾仔虾育苗,年供苗50亿尾,实现苗种自给突破;海堤加固工程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并开工建设。
2025年,持续推进4100亩池塘标准化改造,启动盐田开发项目,规划构建“一园引领、六区协同”发展体系,试点“数字渔场”建设,推动养殖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人才机制完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该公司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机制,推动队伍结构优化与专业能力提升。
2023年,制定《员工晋级方案》,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借助集团挂职平台培养年轻干部,优化薪酬结构,增强员工归属感。
2024年,组织管理人员参加“集团大讲堂”,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实施干部差异化考核,选拔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骨干人才。
2025年,精准引进水产养殖、企业管理等专业人才3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降至48岁,形成“老中青”梯次合理的人才梯队。
科技品牌双驱,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该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以品牌建设提升价值,推动从“跟跑”向“并跑”跨越。
2023年,与中国水科院共建抗病毒异育银鲫育繁基地,发布企业标准27项,推动“盐阜银宝”草鱼获“江苏精品”认证。
2024年,完成抗“鳃出血病”异育银鲫中试,初步建成南美白对虾“育繁推”体系,注册“黄海鹤乡”等商标,通过ISO9001认证,达阳公司列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测点。
2025年,突破南美白对虾仔虾繁育技术,开展多个新品种试验,主导制定省级以上标准2项,推进“银宝生态鱼”品牌创建,实施“人放天养”生态模式,推出防伪二维码;“盐阜银宝”荣获“江苏行业名牌”,实现从“有品牌”到“强品牌”的跨越。
改革未有穷期,奋斗永不止步。接下来,农业发展公司将以本轮改革为新的起点,持续聚焦产业协同、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素质人才引育,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农业强市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来源:江苏银宝集团)
